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西藏改革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传承发展藏医药事业

来源:西藏日报 时间:2011-10-18 13:27:47 热度:1055

    多年来,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始终把藏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藏医药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扶持和促进藏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旨在加强和促进藏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藏医医疗机构以传统为基础,以科技为手段,以疗效为特色,不断加强藏医药专科建设,并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完善设施设备条件,加强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藏医药典籍、文献挖掘整理等工作,使藏医药学这一民族传统医学得到了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
  藏医药教育向规模化发展
  据西藏藏医学院的统计,从1999年开始招收第一批藏医硕士研究生至今,我区已经培养了93名硕士研究生和3名博士。藏医药教育从西藏民主改革前的师承教育为主,已经向规模化教育发展。
  在2011年西藏藏医学院面向社会招收的藏医药学硕士研究生中,共有150多名本科生填报了此类专业,但招生计划只有25个。西藏藏医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藏医学博士次仁说:“这应当是西藏最严格的研究生考试,对考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很高。招收研究藏医药的高等人才,要宁缺毋滥,因为学成后,直接面临治病救人。”
  西藏藏医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学院目前有在校生1200多人,还有1600多人在接受函授教育。他们通过大专和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广大农牧区直接授医。除此之外,从1999年到现在,学院还培养了93名从事藏医药研发的硕士,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了3名藏医博士。
  次仁主任还说:“除了西藏本土外,青海省藏医院、四川阿坝州藏医院、北京藏研中心、北京藏医院等单位都有这些硕士们的身影,他们将西藏藏医药老专家、名家传授的精髓运用到了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
  改革藏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为把西藏藏医学院建设成为以教学提升科研、以科研促进产业、以产业服务教学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构建强化基础教学,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开放式、立体式的藏医药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把西藏藏医学院作为藏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目前,前期准备和实施工作已经就绪,全院师生员工积极主动地投入改革。
  在教学实践中,该院还不断加强基础与专业并重、课内与课外并重、校内与校外相融合的立体化教育理念,实施藏医传承人才培养工程,积极开展藏文化与藏医思维的熏陶、藏医诊察与辩证技能的强化、藏医经典与名家学术的研习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临床能力和藏医著名学术思想的传承。与此同时,强化“教——学——实践”互动的开放式、立体式实践教学。学院调整了课程学时分配,增加实践课时比例,在“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的指导思想之下,大力安排学生参加科研、临床实践。
  为早日打造一支研究型高端藏医药人才队伍,该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不断加强与区内外教学、医疗、科研机构的合作,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法来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实行校内外交叉学科“双导师制”、名老专家特色技能“师承制”,并与对口支援高校联合培养高端人才。
  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截至目前,我区有藏医医疗机构18所,在50多所县医院设有藏医科,地市级以上藏医医疗机构病床达到829张,从事藏医药的技术人员有1536人。
  到目前为止,我区先后抢救整理并出版了《四部医典》、《月王药诊》、《八支集要》、《医著十八支集》、《医典注疏祖先明训》、《金巴注疏》、《蓝琉璃》、《晶珠本草》等上百部藏医药重要古籍孤本资料。新编出版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四部医典大详解》、《藏医词典玉妥意饰》、《藏医历代名医略传》等传统医学知识研究著作。并结合现代药物化学等手段,研究出版了《藏药志》、《卫生部颁——藏药标准》(已于2009年组织修订)、《中华本草·藏药卷》、《青藏高原科技文献目录大全》等多部藏医药现代化研究成果。此外,还结合藏医药高等教学发展需求,先后立项编著了《全国藏医专业本科教学大纲》、《21世纪藏医专业本科教育规划教材》、《21世纪藏药专业本科教育规划教材》等,成为全国通用的藏医药教学重要资料。
  据悉,为了更好地继承和保护藏医药传统文化知识及历史文物工作,让藏医药后继人才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其文化背景与历史内涵,西藏藏医学院从2003年开始指定著名藏医药专家、西藏藏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贡觉·旺堆负责筹建“藏医药天文星算博物馆”,先后考查收集藏医药与天文星算学历史文物、古籍文献及相关物品近千件,并设计实施了古籍文献、历史唐卡等重要资料的修复、绘制及建设工作。现在,博物馆建设工作进展顺利,且初具规模。(记者 熊裕华)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胡维勤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