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专家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园地 > 专家访谈
精神疾病像感冒一样平常 患者更需要理解尊重帮助

来源:深圳特区报 时间:2013-10-10 22:50:27 热度:1560

刘丽华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铁榜 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市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康宁医院院长

赵旭东 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景安 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主任

刁洪涛 深圳市义工联拥抱阳光精神健康服务组大组长

韩守义 市民代表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一平
  本期话题
  今天是第2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发展事业、规范服务、维护权益”。
  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排名中居首,精神卫生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在深圳,18岁以上居民精神疾病患病率高达21.19%,其中重性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为1.41%,二者均居全国之首。然而,我们对精神卫生的认识仍然不足,出现心理疾病后的耻感仍然强烈,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害怕、偏见,还远多于理解、尊重,因为很多人还缺乏一个基本的认识: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可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
  本期市民论坛的嘉宾们,就“精神疾病预防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要像注意身体保健一样注意心理健康
  刘丽华:谈到精神卫生,有些网友还不太了解,觉得它不像查血压或心脏那样有个直观的测量结果。那么,究竟什么是精神卫生?
  刘铁榜:人们平常说到的卫生往往是指躯体方面,忽略了精神。精神卫生是人的心理活动,是我们与外界社会以及自己内心相适应的程度,如果一个人能良好地适应社会、调控情感,有很好的认知与行为能力,他的心理就是健康的。从更高的层面上,我们是有社会价值的人,对社会有建设性,对他人有社会意义,这是社会学角度的健康,它以心理学角度的卫生作为基础。所以,一个人的“卫生”、“健康”包括三个层面,身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刘丽华:赵先生从事“心身医学科”的研究,通常讲“身心健康”,现在为什么把“心”放到了“身”的前面?另外,卫人委曾指出中国的精神障碍患病率是17.5%,常见心理障碍的患者达到1.6亿人,有这么多吗?
  赵旭东:心身医学强调要有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的关系,是专门研究心理和躯体关系的医学,目的是处理“身体不好的时候引起的心理问题”,也处理一些躯体问题,因为这些躯体问题追问下去就会发现与不健康的心理、行为方式有关系。你提到的1.6亿人,大多数情况是在这个领域里,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不知道该去哪里求诊,比如最常见的焦虑、抑郁,有2/3到3/4的患者都不到精神科医生的诊所。
  刘铁榜:美国调查过,其精神障碍患病率为46.4%;欧盟去年的报道中这个比例是32%左右。18岁以上深圳居民中这一数字是21.19%,在全国最高。
  刘丽华:徐先生,您觉得情感护理与精神卫生的关系是什么?
  徐景安:情绪是人与人交流的最快捷信号,自己或他人是愤怒、高兴还是哀伤,很容易观察。情感困惑几乎人人都有,我认为情感护理是整个精神卫生最基础的工作。人们老把精神卫生问题推给专家,其实这个问题人人有责。比如我要关心老婆的情绪,而不是只给她钱;我要关心孩子的情绪,而不是考不好就揍;领导要关心下级情绪,政府关心民众的情绪。这些基础做好了,出现严重障碍的再请专家治疗。
  刘铁榜:心理问题其实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精神病,重性患者在人群中的比例大概是1.5%;二是心理病,如抑郁、焦虑、睡不着觉、吃饭有问题等,在人群中大概有15%左右。三是心理问题,像徐主任说的情感困惑,夫妻、亲子、同事之间有人际关系问题等。这三个层面专科医院都帮助解决,但由于资源有限,第三个层面的问题也可以找心理咨询专家、社会机构解决。四是全社会所有人的心理健康保健,每个人都要像注意身体保健一样注意心理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可能遇到它。
  心理健康促进是一生的事
  刘丽华:以前谈到深圳人有心理健康问题,许多人都觉得不太光彩、特别忌讳,是不是从上到下的理念也要转变?
  徐景安: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努力。一是关注人的精神健康应该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而不只是卫生部门、更不是一家康宁医院和一些心理专家的事。二是每个民众都要关注自己的精神健康。有人觉得心理辅导一定要专家提供,这是一个误区。我们情感护理中心2009年4月启动后,接了1.8万多个电话,避免了28起自杀、杀人事件。因为一个人所谓“过不去”并不是真的过不去,他是心理上、情绪上暂时的过不去,这时能有人聊一聊,虽然并不能马上解决他的实际问题,但他在情绪上就释放了,心理上的槛也就过去了。
  刘铁榜:除了精神病学家、教育学家、法律专家等提供的专业帮助外,全社会一定要注意提供大量非专业的帮助,好比广东话“倾解”,给他倾听、陪伴、包容、劝导,可能会使陷入痛苦、绝望之中的人迅速地重新找到支撑,重燃斗志,危机也就在说一说之中得以化解。如果那一下过不去,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自伤或伤人。社会中要有爱心人士、心理咨询师、党群工作部门、社会团体来做这样的事。
  赵旭东:深圳的精神卫生工作在全国是比较先进的,它跟城市的人口结构、快速发展有关系。这是一个典型的“陌生人社会”,基本上是外来人口,传统的社会支持系统不起作用了,所以非常需要在几个层面建立新的支持系统。
  第一个层面是陌生人之间的博爱精神。像义工组还有徐主任做的这些事情,在其他很多城市是没有的。移民往往非常缺乏社会支持,所以要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这些深圳已经在做了。第二个层面是社会性机构、具备相关专业资质的人员。现在有很多人有心学习心理咨询并考取证书,《精神卫生法》也鼓励在医疗机构以外的广阔天地为大众服务。像徐主任的机构就聘用了这样的人、正在做这样的事情,这个以后还会越来越多。再一个层面就是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精神卫生法》规定,心理治疗由医疗机构、医生和专门的心理学工作者提供,同时广大医务人员要在各自的工作中及时察觉、发现患者的精神卫生问题。
  这些工作都叫做“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或者“精神障碍预防工作”。把这些事情做好了,全民的心理健康水平会有很大提高。刚才提到精神卫生或者心理健康是全社会每个人的事,而且是终生的事,相关的促进与预防工作也同样应贯穿人的一生。
  让更多专业人士参与助人
  刘丽华:《精神卫生法》出台后,在法律层面,对全社会共同促进心理健康有些什么具体规定?深圳今后怎么能让更多的人参与、有更多的途径在做这些事?
  赵旭东:我们撰写《精神卫生法》全国培训教材的第二章是心理健康促进、精神障碍预防,从专业的角度提出很具体的建议。我做精神科医生28年,觉得这个专业非常好,能帮助人解决问题、减轻痛苦,也让这个职业受到尊重。现在全国2万名精神科医生太少了,我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有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进来,所以我们现在花很大的功夫,培训心理学、医学的专业人员开展心理治疗的工作,甚至在非医学、心理学的专业也大量普及,壮大这支队伍。这也是《精神卫生法》现在所要促进的,不是靠精神科医生单枪匹马、孤军作战,而是在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很大的网络。助人、自助,这就是我们保持心理健康最重要的事。
  刘铁榜:深圳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是全国最大的,民政、残联、社会组织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深圳户籍精神病人的保障水平是全国最高的,报销比例也最大。我们现在建设的力度也很大,比如康宁医院被称为全国的“一号工程”,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市领导调研卫生工作时,也听取了我们的工作进展报告。相信在这样的大氛围下,全社会紧密互助,共同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准进行持之以恒的努力。
  嘉宾观点
  把精神病人暴徒化是社会的悲哀
  刘丽华:我们注意到《精神卫生法》里有一条内容是精神卫生要走向公众,对此深圳有什么考虑?
  刘铁榜:要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心理卫生事业,并唤醒公众更强的心理保健意识,政府也要加大投入,高度重视,把对患者及家庭的尊重落到实处。比如现在社会上“戾气”较重,一点小事就会导致暴力事件,这里有很多因素,但也有心理问题的背景,如果全社会的心理素质提高了,有抗打击的能力,遇到事情后能比较理性地分析、对待,这些事件就会少很多。
  刘丽华:有网友说,在公众观念中,精神障碍患者是对他人有暴力的危险个体,是一颗颗流动的炸弹,因此发生了暴力伤人事故后,就有人问肇事者是不是有精神病。
  刘铁榜:对此我不赞成。作为治疗了几万名患者的精神科医生,我要告诉大家,精神病人是害怕公众、害怕他人的,怕别人对他有危险。现在竟变成我们害怕他,这种错觉之所以产生,说明我们对他们并不了解。另外有些媒体对重性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大肆渲染,有些是普通犯罪也扯到精神上、心理上,这是把精神病人妖魔化、暴徒化。其实在暴力案件中,精神病人的比例不到3%,出现暴力伤人事件就说肇事者是精神病人,我觉得这很悲哀。希望公众对精神病医院、精神病人及家属、对精神卫生工作有更多的理解。
  网友跟帖
  建议在深圳,应该重点关注外来工、白领、中年男子等等,这些压力最大、又没有地方释放的人群,千万不要讲大道理,不要灌心灵鸡汤什么的,要告诉我们一些常识,一些真正的知识。
  ——网友“张世雄”
  善待那些已经出了状况的人非常重要,否则面对社会异样的眼光不是更疯了吗?不敢看大夫,不敢对人说……要是人人都知道“一个人的一生都有可能这样”,那就不一样了。
  ——网友“不是你的怡宝”
  若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社区和初级精神疾病治疗机构,则有可能让更多受精神卫生问题困扰的人得到早期治疗。在深圳,怎么更合理、更人性化地配置精神卫生的有限资源?这些要有人理会。
  ——网友“女人要自强”
  论坛传真
  什么是精神健康?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的生活面临怎样的压力?如何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的歧视与偏见,给予他们应有的理解、尊重与包容?在本期市民论坛现场,嘉宾与网友积极互动,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心理健康是每个人一生的事,在外来人口比重很大的“陌生人社会”,更要为居民建立好社会支持系统。正如今年5月1日实施的《精神卫生法》所强调的:促进公众更加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对精神疾病的预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论坛聚焦
  尊重病人,消除歧视与偏见
  刘丽华:一些人谈到精神卫生就想到“精神病”,有人说要把精神病患者隔离起来,有些患者因病失去了工作、家庭。韩先生,您觉得社会中是否存在歧视?
  韩守义:我本身是医生(不是精神专科医生),又是患者家属。在漫长的诊断、治疗、康复过程中,每个家属都有很多要说的话,经历了很多极其复杂的困难与变故。巨大的压力、艰难的求医路程,是我最深切的体会。我的孩子是当年高二下晚自习的时候,在路上被人惊吓,逐渐出现一些变化,当时我们也不知道是得了病,半年后孩子不能上课了,在课堂上起来走动。被医生诊断后,孩子病情的变化与反复、各种突发的状况也是很难预估的。事情发生到现在将近30年了,有过这样体会的真是……现在家属都不想把孩子的事讲给外面的人,因为外人虽然表面上不会怎样,但他就不再愿意和你交流。
  刁洪涛:10多年前我们组织义工服务时,有个公交站名叫“康宁医院”,可到站之后仍然找不到地方,因为稍微有医院明显标识的地方都被人涂了,感觉周边的人不希望让人知道是住在康宁医院旁边。
  刘铁榜:随着全社会开始关注精神卫生,这种情况已有较大改观。近10年来,我们也一直在做“心理卫生进社区进企业”、“百场心理讲座进职场进机关”等活动,很大程度地普及了心理卫生知识,大家的观念出现了转变,渐渐不再觉得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病。
  有精神问题不要有耻感
  刘丽华: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识别精神疾患的初期阶段,现在有没有一些渠道能给市民提供更多的知识,有问题可以及早观察、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赵旭东:根据《精神卫生法》,我们提倡做三级预防:对全体人群,要告诉他们哪些事情、哪些因素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问题;对高危人群,已经有症状的,要早治疗;对生病的人,治疗后要能维持比较好的康复状态,减少复发。还有更早的预防,现在随着医学的进步,能发现早年的逆境、家庭的不和谐、养育方式等问题对精神健康造成的影响,如留守儿童、隔代养育、托管或者寄养等。
  刘铁榜:专业机构和一些社会机构在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和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另外,希望大家不要怕康宁医院,我们每天大概有600人次门诊量,其中200人不是精神病,大概1/3的人是有睡眠问题,有的人有摄食障碍,还有很多人是就夫妻关系、上下级关系、亲子关系等进行咨询。现在很大的问题是我们阻碍着自己,忌讳谈精神、心理、康宁,但请千万不要耽误自己。
  赵旭东:有些患者本身就是这个社会的精英,有些这样那样的心理症状,其实就像感冒一样平常,最重要的是大家不要有耻感。
  社会的不尊重造成了患者的耻感
  刘丽华:耻感怎么能够消除?我们采访中发现,耻感还是比较严重的,社会给的压力特别大。
  赵旭东:心理上出现紊乱、异常,这跟身体上出现疼痛、疾病是一样的。这是心理、社会综合因素产生的,没有任何人能保证他一辈子不会有心理问题。
  刘铁榜:耻感主要来自歧视与不尊重,我们的歧视造成别人的耻感。要知道,家里有一个人出现了心理障碍、精神障碍,不意味着或不完全意味着这个家庭的伦理、道德有问题。精神病学家有一句话,“我们每个人最后都会成为精神病人,假如你活得足够长”。所以要尊重病人,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成为患者。另外,社会一定要有包容精神、怜悯之心,一个人精神出现紊乱、尤其是严重紊乱以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言语行为的异常,这些不是他的本意,何况病情是可以控制的,病人可以恢复到正常。
  韩守义:政府要重视精神病人家庭的呼吁。我的孩子在罗湖区的一个由残联开办的会所,这里主要接收一些能够自理的病人,边学习、边工作、边和大家交流,孩子能自己坐车来回。这是病人回归社会的过渡阶段,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条件非常好,也减轻了家庭非常大的负担。一方面,政府一定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尤其要解决一些比较严重的病人的困境,以免因经济条件所限而无法坚持服药或者住院治疗。我甚至觉得精神科药物应该是免费的,或者有一个特种病保险,能报销大部分的治疗费用。另一方面,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单位、家庭、社会福利或慈善机构,都要做很大的努力工作,因为病人的治疗、康复和回归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常不容易,有许多问题需要多方协同才能解决。
  本版摄影:
  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海昆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胡维勤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