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专家访谈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园地 > 专家访谈
专家谈来自“传道之官”的癌症

来源:寻医问药网 时间:2015-05-30 10:23:54 热度:668

    结、直肠癌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四位,且有上升的趋势。其中青年人(<30岁)患者比例较高,约占15%。那么,引起肠癌的病因有哪些?大肠癌病人的预后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预防结直肠癌的策略?为此,寻医问药专家访谈,特邀北京博爱医院普外科徐青教授为广大网友介绍大肠癌的相关知识。
    专家说:大肠癌的病因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慢性炎症等有关。
    1、寻医问药网:徐老师,我们为什么会得肠癌呢?引起肠癌的病因有哪些?
    徐青:肠癌是指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主要原因有:
    (1)环境因素:以饮食因素最重要,肠癌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关系。也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2)遗传因素:国内外均有“肠癌家庭性”的报道,有些大肠腺瘤,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多发性家庭性腺瘤病,家族中患病率可达50%,通过对肿瘤抑制基因与肠癌发生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肠癌的易感性与发病机制均与遗传因素有关。
    (3)大肠腺瘤:具有1个腺瘤的病人其肠癌的发生率比无腺瘤者高5倍,多个腺瘤者比单个腺瘤患者高出1倍。
    (4)慢性炎症。如血吸虫病,由于血吸虫而导致肠道的炎性改变,其中一部分会发生癌变。其他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
    (5)其他因素:盆腔放射、环境因素(如土壤中缺钼)、吸烟等。
    2、寻医问药网:资料显示,高脂肪饮食可刺激肠道肿瘤的生长,是这样吗?
    徐青:尽管结直肠癌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结构及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结直肠息肉也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目前公认的高危因素是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科学家发现高脂肪饮食会改变肠道中的微生物群,从而刺激肠道肿瘤的生长。此外,科学家还找到了肠癌有关的遗传依据。可调节微生物群的饮食干预或可减小直肠癌发病的风险。因此,尽量少吃油炸、腌制、熏制、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不吃腐败的水果、蔬菜及食物,多吃山芋、红薯、芋头、玉米、水果、新鲜蔬菜等含有粗纤维的食物,对预防大肠癌有利。
    3、寻医问药网:那么,哪些人容易得大肠癌呢?
    徐青:虽然直肠癌有年轻化的趋势,但主要人群仍然是中老年人群,大约60%的患者年龄大于70岁,超过40%的患者大于75岁,并且这些比例在未来还可能升高。因此,年龄是考虑危险因素时重要的部分。高危人群包括:①出现便血、便频、大便带粘液、腹痛、肠道症状的人群;②大肠癌高发区的中老年人群;③有大肠腺瘤的患者;④有大肠癌病史者以及大肠癌患者的家庭直系成员;⑤家族性大肠腺瘤病;⑥溃疡性结肠炎;⑦Crohn病;⑧有盆腔放射治疗史者。
    专家说:大肠癌的主要症状有腹胀、腹痛、便血、贫血等。
    4、寻医问药网:经您讲解我们知道了哪些人容易得大肠癌,那么,徐老师大肠癌的症状有哪些呢?您能给我们介绍下吗?
    徐青:(1)腹胀、腹痛:中下腹部隐痛或胀痛,有渐渐加重的趋势。由于肠道功能紊乱,当肿瘤长至相当体积,或浸润肠壁肌层时,可引起肠管狭窄,肠腔变小,肠内容通过受阻,出现肠梗阻,导致腹胀及腹痛。
    (2)便血: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往往是血与粪便分离。在出血量较多时,可见棕红色、果酱样粪便。
    (3)贫血:长期慢性失血,病人可出现贫血。
    (4)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黏液、血液粪便,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大便习惯、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如果癌肿突出向直肠腔内生长,导致肠腔相对狭窄,则排出的大便往往变细、变形,可呈扁形,变形的粪便附着血丝。
    由于肿瘤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异,一般右半结肠癌以腹痛(70-80%)、贫血(50-60%)、腹部肿块为主,称为右半结肠综合症;左半结肠以便血或黏液血便(70%)、腹痛(60%)、腹部肿块(40%)为主,称为左半结肠综合症;直肠癌由于位置低,主要表现为:直肠刺激症状,包括:便意频繁、排便习惯改变、里急后重、排便不净等,粪便性状改变,黏液血便。
    5、寻医问药网:结直肠癌浸润及转移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呢?
    徐青:结直肠癌浸润与转移的症状十分复杂,与局部浸润和远处转移情况有关。一般来说,大肠癌最常见的浸润形式是局部侵犯,肿瘤侵及周围组织或器官,造成相应的临床症状,如:直肠癌侵及骶神经丛导致肛门失禁、下腹及腰骶部疼痛;肿瘤细胞种植转移到腹腔或盆腔,形成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形成腹腔积液,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内扪及块物。
    大肠癌的远处转移主要有两种方式: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转移至淋巴结,也可通过血行转移至肝脏、肺部、骨等部位,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专家说:60岁以上人群有条件者应该把肠镜检查作为有计划的体检项目。
    6、寻医问药网:徐老师,我们了解到有体检项目中会有肠镜检查这一项,那么什么人该做肠镜检查呢?
    徐青:一般来说,对出现以下情况者,应该进行肠镜检查:(1)有明显大便习惯改变者,次数增多、粘液便,便秘与腹泻交替等异常;(2)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者;(3)已经明确诊断为炎症性肠病者;(4)已诊断结肠癌, 需进一步检查其他部位有无息肉或癌肿者;(5)结肠癌术后及息肉电凝切除后的随访,癌前病变的定期随访;(6)有大肠癌家族史, 或居住在大肠癌的高发地区, 如血吸虫疫区等。大肠癌大约60%的患者年龄大于70岁,超过40%的患者大于75岁,并且这些比例在未来还可能升高。因此,建议60岁以上人群,应该在医师建议下选择性进行肠镜检查,或有条件者把肠镜检查作为有计划的体检项目。
    专家说:治疗后的结直肠癌病人进行定期的复查和随访不容忽视。
    7、寻医问药网:大肠癌病人的预后怎么样?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哪些呢?
    徐青:近10年来,大肠癌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例如: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由过去的30%提高到50%左右。总体来说,结肠癌预后好于直肠癌,但总的预后改善并不理想,影响大肠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年龄和性别:30岁以下的青年人结直肠癌预后较差。主要原因可能与肿瘤分化较差、诊断偏晚、印戒细胞癌较多有关。
    (2)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和并发症:有临床症状和无临床症状的两组病人5年生存率不同,有症状组的5年生存率较无症状组差。①出血: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病人预后较好。可能与就诊早、治疗早有关。②梗阻:预后较差,出现梗阻时仅50%的病人可行根治术。无肠梗阻的病人约80%以上可行根治术。③穿孔:预后较差。
    (3)原发肿瘤的部位:右半结肠癌的预后最好。直肠癌预后不如结肠癌。
    (4)结直肠癌肿瘤的大小、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子分型等与预后有关。
    (5)病理因素:癌肿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浸润情况,血管与淋巴管浸润情况,转移情况等影响预后。
    (6)治疗方法有手段,治疗团队的经验等。综合辅助治疗的合理与科学性对预后也有影响。
    8、寻医问药网:治疗后的结直肠癌病人进行定期的复查和随访,是治疗与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忽视,为什么这样说呢?
    徐青:一般来说,手术后前2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6个月1次,共5年,5年后每一年一次。每次随诊,医师需要进行详细问诊和体格检查,因此,您需要保存并提供您的所有治疗资料,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影像资料、手术后病理资料、免疫组化资料、分子诊断学资料等,尽可能全面整理并带上您的资料,对医师进行随访决定有很重要的帮助。其中,手术、病理、化疗、放疗资料尤为重要。随访中,医师会按照您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肝脏B 超及CEA等肿瘤标志物检测。对高危复发病人,必要时,医师会推荐每年1次胸腹盆CT检查(共3年)。术后1年内进行结肠镜检查,是随诊的常规项目,如果无异常,术后3年时再复查1次。如果手术前因肿瘤梗阻,或者急诊手术,没有进行全结肠镜检查,术后3~6个月应该进行结肠镜检查。低位直肠癌进行低位前切除的病人,5年内每6个月需要进行一次直肠镜检查。
    9、寻医问药网:徐老师,还想再问您一个网友比较关心的问题,直肠癌有没有什么预防策略呢?
    徐青:(1)定期进行粪便隐血检测:
    粪便隐血检查,方法简单,价格低廉,一般医院甚至社区医院都能够进行,可以用于各种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筛查,对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国际通用的大肠癌普查方法,美国癌症协会(ACS)广泛推荐的“健康人群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在我国《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中也特别指出“粪便隐血检查是最有价值的大肠癌早期筛查指标”。
目前粪便隐血检测已经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便明家用型便隐血检测试纸,在家即可轻松自检。检查过程中注意对饮食的要求与控制,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2)多运动,不要久坐,多进行户外活动。
    (3)注意饮食:大肠癌的发生与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有关,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在最近30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在大城市,年轻一代几乎饮食习惯与结沟,已经与西方发达国家无异,注意饮食结构调整与来源健康十分重要。此外还要注意少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4)良好排便习惯的建立:从小开始培养健康规律的排便习惯,重视不良排便习惯的干预,对慢性便秘等排便功能异常进行及时治疗。
    寄语:大肠癌的预防是一个大课题,大问题,需要长期坚持与研究。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饮食结构、食物来源、饮食习惯,很多疾病是吃出来的。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胡维勤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