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孩子的“心病”谁来治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6-04-20 16:20:52 热度:466

安徽省合肥市政协委员 张 孟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每个学校、每个未成年人家庭,都早已意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然而当我们翻开报纸,打开网络,因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仍然频频被报道,自残、自杀、校园暴力,甚至违法犯罪,触目惊心。作为政协委员,每每在扼腕叹息的同时,觉得应该追问一句,这是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做?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首要原因。家庭就好比植物,只有父母的“根”足够强大,孩子的“花”才能绽放得健康美丽。然而事实是许多家长或迫于生活压力、或追求事业成功而忽视了与孩子的交流。调研中,一个孩子作文中的一段话深深触动了我:“我就是个‘心理孤儿’。当我考试没考好,和好朋友闹矛盾,被同学欺负了……我没法告诉爸爸妈妈。我的伤心、难过、委屈……他们统统不懂,也不关心。他们对我说得最多的话是吃饱了吗?作业做完了吗?赶快睡觉。”还有些家长是有心无力,缺乏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沟通能力,尤其是面对处于青春期敏感而躁动的未成年人时,不恰当的沟通方式往往加剧矛盾,适得其反。
  学校教育的缺位,也是重要的原因。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全面普及,中学阶段虽大多设有心理健康课程,但在实践中却面临重重问题。我走访了很多学校,发现有的虽然开办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却缺少专业教师,课时也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堪忧。此外,全国目前尚缺少权威的心理教育教材,更谈不上完善、科学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体系。很多孩子告诉我心理课没意思,老师只会念念心灵鸡汤,或者放些无聊的宣传视频片。单一的教学手段,落后的教学内容,导致没有学生会认真听讲。孩子们即使有了心理问题也不会主动求助于老师。
  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蚀,加剧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在大众媒体和互联网平台上,各种文化信息使身心不成熟的未成年人难以抉择。网络游戏的暴力、色情化,电视节目娱乐化,对未成年人成长、人格形成产生负面诱导。
  孩子们的“心病”是家长的心病,也是社会心病。要治好这个“病”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构建完备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完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有针对性地设立一些由心理专家任教的“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他们注重教育的具体策略,与学校和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互补,才能真正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
  优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举行定期培训、研讨等多种措施,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的水平。同时加强对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使其成为一支强大的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此外,还要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寓未成年学生心理教育于活动中。
  强化政府职责。政府在引导和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面起着重要的领导和保障作用。应当成立公益性官方专业机构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建立对广大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成长指导中心或咨询中心,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搭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平台。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兴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机构和网络,利用社会组织心理咨询服务的灵活优势,通过多方位的心理辅导来调节和疏导未成年人群体心理发展。优化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社区承担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引导、指导、宣传教育等任务的角色,推动社区成为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平台,让社区成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重要参与者。
  (本报记者 潘 跃整理)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胡维勤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