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把医联体打造成健康联合体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8-08-31 07:06:04 热度:393

李红梅

  医联体不能以治病为中心,而应以居民健康为中心,始终关注人们的健康医疗需求
  最近,国家卫健委要求全国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医联体网格化全覆盖,并出台了综合绩效考核试行方案。
  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是指由不同级别、类别医疗机构之间,通过纵向或横向医疗资源整合所形成的医疗机构联合组织。医联体网格化全覆盖,是医疗供给侧的重大改革。将区域内医疗资源整合成强有力的“拳头”,是保障和维护居民健康的有效办法。我国的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大,城乡之间差异也比较明显。老百姓看病首先考虑的是城市大医院,哪怕家门口就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也要往大医院跑,无序就医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医疗机构联合在一起,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让居民在家门口能看上好医生。
  医联体不是新鲜事物。以前各地组建的医疗集团、医疗联盟,医疗机构之间的托管、协作、帮扶等形式都可以称为医联体。经验表明,医疗机构的种种“搭伙”有时会走调、跑偏,大医院“跑马圈地”,基层成为大医院的“门诊部”。这种以治病为中心的医疗联合体,不仅不能满足居民的医疗健康需求,反而给大处方、过度医疗、过度检查以可乘之机,导致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避免医联体跑偏,需赋予其更清晰的角色定位。医联体不仅是医疗联合体,更是健康联合体。医联体不能以治病为中心,而应以居民健康为中心,成为医养护功能齐备、疾病全程管理、主动有序分级诊疗的健康联合体,以适应当前疾病谱变化、老龄化加速的新形势,从而减少医疗花费,提高健康效果,增强群众获得感。健康联合体关注百姓的医疗健康需求,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全生命周期都会得到全方位服务。这预示着,医联体的建立将推动医疗服务体系结构改变,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呼之欲出。这种新型模式包括如下含义:首先,医联体内所有机构是协作、共享的关系。虽然牵头单位是大医院,但不能从基层“虹吸”病人,也不能让一切资源围绕大医院转。其次,医联体内患者不能只“上转”不“下转”,须建立基层医疗机构首诊机制,并与大医院、各类机构有序转诊、分诊。第三,基层家庭医生将发挥关键性作用。多数患者可以在家庭医生帮助下,留在基层就诊,做好健康管理,部分疑难重病患者才转到大医院就诊。第四,资源投入和绩效评估均以居民健康为指标,居民健康指标始终得不到改善的医联体,都是伪医联体,势必被淘汰。
  让医联体成为健康联合体,需要坚持政府主导,同时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例如,医保部门要用好激励机制,引导基层注重预防,提高药品在基层的可及性,鼓励家庭医生更好地管理健康;卫生部门要加快远程医疗平台建设,帮助基层、偏远地区的患者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推动分级诊疗。
  医联体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载体,将有效应对医疗健康风险和挑战。有关各方应通力合作,转变服务理念,共建健康联合体,造福亿万人民。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胡维勤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