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六问滴眼剂,乱滴很伤眼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21-11-25 20:06:54 热度:920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主管药师 谈仪炯


2021112515443024837.jpg


  眼睛是我们重要的感觉器官,当眼睛感到疲劳不适时,不少人会自行使用各式各样的滴眼剂。滴眼剂即眼药水,是药物与辅料制成的、供滴眼用的澄明溶液或混悬液等无菌液体制剂,用以防治或诊断眼部疾病。滴眼剂是否可以随便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滴眼剂主要用途有哪些?


  根据滴眼剂的用途,主要可分为抗感染类、降眼压类、激素类、人工泪液等。


  抗感染类滴眼剂适用于眼睑、泪道、结膜、角膜等部分的感染性炎症。常用的有喹诺酮类、氯霉素类、磺胺类滴眼剂等。在没有炎症的情况下滥用抗感染类滴眼剂,可能会杀死正常细菌而引起眼部菌群的紊乱并加速耐药菌的产生。在使用这类药物时,为防止耐药菌出现,尽量将用药时间控制在治疗疾病所需的最少时间内。


  降眼压类滴眼剂的作用机制包括增加小梁网途径的房水引流、减少睫状体的房水生成、增加葡萄膜巩膜途径的房水引流。根据不同类型的眼压升高可选择不同的降眼压类滴眼剂。


  激素类滴眼剂适用于眼睑、球结膜、角膜、眼球前段组织及一些可接受激素潜在危险性的感染性结膜炎等炎性疾病,可以减轻水肿和炎症反应,也适用于慢性前葡萄膜炎、化学性、放射性、灼伤性及异物穿透性角膜损伤。使用该类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使用不当可引起眼内压升高并导致青光眼,过量使用可出现糖皮质激素性白内障,长期使用还可能诱发角膜真菌感染等。


  人工泪液是模仿人体泪液成分做出的一种替代品,可以起到滋润眼睛的作用。该类品种的药物成分相对简单,主要包括透明质酸钠、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等。对于干眼症患者而言,人工泪液往往只是对症治疗,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积极对因治疗。


  滴眼剂应该滴在哪里?


  不少人滴眼药水时会睁大眼睛,将其滴在黑眼珠上。黑眼珠上是角膜,富含三叉神经末梢,比较敏感,滴完后滴眼剂会随着眼球的闭合流到眼睛外面。正确的做法是掰开下眼睑,滴在眼睛下方的结囊膜上。


  每次使用滴眼剂前检查药品有无异常,滴眼剂应无变色、变浑、絮状物或其他浊物,否则应立即丢弃。如果滴眼剂已打开28天,最好不要继续使用。使用滴眼剂时不可佩戴隐形眼镜,用药至少15分钟后再戴。双眼都需要滴药时,应先滴健眼,后滴患眼。


  滴眼剂开封后能放置多久?


  大部分滴眼剂的有效期是12-36个月,要注意使用期限不等于有效期。滴眼剂未开封时,只要不超过有效期,都可以放心使用。一旦开封,使用期限则变为第一次使用后的28天内。


  滴眼剂打开后接触了空气,容易产生污染。有些1-2毫升的小剂量滴眼剂,由于不含防腐剂,需要在开封24小时内使用。具体保存时间可参考药品说明书。


  滴眼剂该如何储存?


  一般的滴眼剂要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部分滴眼剂的说明书中明确要求,放置在2-8℃冰箱中冷藏。因此在使用前,建议仔细阅读说明书,根据要求正确储存滴眼剂。


  眼膏剂和滴眼剂有何区别?同时使用有无先后顺序?


  眼膏剂指由药物与适宜基质均匀混合,制成溶液型或混悬型膏状的无菌眼用半固体制剂。相比于滴眼剂,眼膏剂在结膜囊内停留时间更久,药效时间更长,对于眼睛分泌物较多的患者,睡前使用眼膏剂还可以有效防止第二天晨起时分泌物糊住眼球。


  不过眼膏剂粘性较强,容易使眼球模糊,造成一定的不适。若患者需要同时使用这两类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的使用顺序。一般情况下先使用滴眼剂,间隔10分钟以上,再使用眼膏剂。如果先使用眼膏剂,则滴眼剂会稀释眼膏剂,影响眼膏剂的使用效果。


  滴眼剂使用后出现不适该如何处理?


  使用滴眼剂后一旦出现瘙痒、疼痛或者炎症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停药,并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后遵医嘱更换治疗方案。


  滴眼剂是治疗眼部不适的良药,但由于其使用的特殊性,在就诊前不要随意选用滴眼剂。如果在正规药店购买了滴眼剂,建议使用前咨询医生或药师,并仔细阅读说明书,规范合理地使用滴眼剂。


  不少患者眼睛一不舒服就随便拿一种滴眼剂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引起眼部不适的原因有很多,应及早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使用合适的滴眼剂。总之,滴眼剂的使用原则是能不用则不用。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胡维勤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