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王连清:上医治未病(二)

来源:大家话养生 时间:2011-08-22 14:55:36 热度:1050

  三、导致亚健康的因素
    1.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主要缘于社会竞争、家庭压力,最常见的表现为焦虑、恐慌、烦躁、易怒、睡眠障碍等,严重的有悲观厌世或自杀念头。信息时代在带给人类生活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在增加人们的心理压力。
精神上的压力,精神空虚等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下降。精神障碍是一种更严重的表现形式。精神颓废、精神堕落易伴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2.情感因素
    社会生活中,人们易对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的稳定性产生悲观情绪,使人们的情感联系薄弱,影响了生活质量,导致人际关系的淡化,孤独、冷淡、自卑、猜疑、自闭等。
    3.性格因素
    不良性格也容易引起多种身心疾病。性格内向、忧郁、消沉、多虑的人,不仅易处于亚健康状态,也容易患溃疡病、肿瘤等疾病。
    4.衰老因素
    亚健康状态并非老年人都有,但老年人容易陷于亚健康状态。随着机体的老化,体力、精力等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不足,精神的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降低。许多人从社会公职和社会圈中退出来,心理上容易产生一种被社会抛弃、遗忘的孤独感,易出现情感饥饿症和社会不适应症。
    5.社会因素
    由于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紧张,竞争激烈,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用脑过度,导致身体主要器官长期处于不平衡的非正常状态。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收入,人们过分地劳作,导致身心严重“透支”。
    6.环境因素
    各种环境污染,如空气、辐射、噪音、微波、水质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对人体平衡系统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7.生活因素
    生活、作息时间不规律,夜生活使人睡眠不足,娱乐和工作与休息时间比例失调以及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严重干扰人体生物钟。
    8.饮食及营养因素
    主要指膳食结构不合理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偏食、不吃早餐等。膳食不平衡,酸性体质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最常见的原因,不少人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糖、高热能的饮食,缺乏吃足够的蔬菜、水果,影响人体血液PH值呈现为弱碱性的正常生态环境,机体血液中一旦酸性过多、或碱性过多都易导致亚健康状态的出现。
    9.网络因素
    网络的快速发展,彻底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沉迷网络之中的人,交感神经兴奋过度,出现身心俱疲。
    亚健康的临床表现存在着“四多”与“四低”现象。
    (1)“四多”: 疲劳症状多, 器官功能紊乱多,高负荷(精神负担,体力透支)多, 高体重多;
    (2)“四低”:免疫功能低,工作效率低,适应(环境、社会、角色)能力低,对事物的承受能力低。
    上述临床表现,不一定在一个人身上全部都有表现。 
    四、中医认为健康的基础是什么
    1.脏腑功能平衡、协调,正常运作,阴平阳秘是健康的基本条件。
    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脏即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
    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传化水谷;“奇恒之腑”是指这一类腑的形态和生理功能都不同于“六腑”,不与水谷直接接触,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而且还具有类似于心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所以称为“奇恒之腑”。《素问•五脏别论》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这里所说的满和实,主要是针对精气和水谷各自的特点而言。脏和腑的这些区别,不仅说明其生理上的功能特点,而且也具有指导临床实践的意义,如: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
    五脏与形体诸窍是有特定联系的,如:心者,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者,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脾者,其华在唇,其充在肌,开窍于口;肝者,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肾者,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及二阴。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也密切相关。《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所说的:“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就是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分别属于五脏的生理活动范围,通过五脏与形体诸窍的联系和五脏与精神情志活动的关系来沟通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维持着体内外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协调,身体才能健康。五脏六腑之间的生理功能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内在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脏与腑是一个整体,脏为阴,腑为阳,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互为表里。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及心包与三焦,互为表里,依靠经络循环路线相互络属,又相互依存。阴与阳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中医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这就叫“阴平阳秘”,如果阴阳不能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也就终止了。正如《素问•正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以说只有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协调了,一切生理功能都能正常运作,人才能没有疾病,从而健康长寿。
    2.疏通经络是养身防病、益寿延年的动力
    经络学说是古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整理而成的。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以及外周联系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经络系统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穴经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什么是经?原意就是“纵丝”,就是直行主线的意思。络,则是网络的意思。《灵枢》中曾指出:“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十二经脉是人体的正经,分别分布在人体上、下肢的内侧和外侧。在内侧的属脏、属阴,在外侧的属腑、属阳;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它能沟通脏腑和表里经络的联系,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在四肢以及躯干前、后、侧三部分的重要支脉,起着沟通表里和灌注气血的作用;奇经八脉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经络起统帅,联络和调和气血盛衰的作用;此外,经络的外部,筋肉也受经络支配的为十二经筋;皮肤也是按经络分布为十二皮部。
    经络不仅仅是几条经络循行的路线,重要的是借以反映中医学的恒动观,整体观的思想。通过对经脉纵横交错的描述,又通过正经,奇经,络脉,经别,气街,根结,经筋,皮部等,把经脉互相勾结起来。
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说明人的机体通过经络是内外相通的,内可以应于外,外也可以应于内。这种内外相应关系,我们应该结合经络所属的病症和其所主治的病症去理解。如:内腑有病,在外部的有关穴位上就有反应,这就是内应于外;而在外部的有关穴位上进行针,或灸,或按摩等治法时,就能治疗内部脏器的疾病,这就是外应于内。
    《灵枢》曾经指出经络的功能:“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概括说明了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又可理解为经络系统有三方面的功能。
    (1)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经络将人的气血输送到全身各部,“内溉脏腑,外濡腠理。”从而使人体内脏腑和体表的五官,七窍,皮肉筋骨均能紧密配合,协调一致,才能使人体的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腑、表里之间保持相对平衡,所以说经络不仅能给所有的器官输布营养,还包含有调节阴阳的意思。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是经络的主要功能。
    (2)抗御病邪、反映症候
    在患病情况下,经络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的功能。《素内•气穴论》说:“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营卫。”这是因为孙络(最小的络脉)的分布范围最广,最先接触到病邪,而营卫,特别是卫气,就是通过经络散布到全身的,当病邪侵犯时,经络和卫气发挥了重要的抗御病邪的作用。临床上发现的体表反应点 ,一般均可以从经络的“溢奇邪”,“通营卫”的作用来理解。穴位是经络分布的所在,也是卫气所停留和邪气侵犯的部位,经络反映的症候,可分局部的,一经的,数经和整体的,一般来说,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和肿胀,气血郁积化热,则出现红、肿、热、痛,这些都属于经络的实症,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麻木不仁,肌肤萎软及功能减退等。这属于经络的虚症,因为经络与经络之间,与脏腑之间相互有联系,所以它们之间的病邪都可以相传。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经筋等的病症,都是其各经络所反映的症候,同时也是该经络穴位所能主治的适应症。由此可以理解,运用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激发经络本身抗御病邪的功能,可以达到通经络,活气血,祛瘀止痛,调整阴阳,治愈疾病的目的。
    (3)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是经络传导感应功能的表现。在正常情况下,经络能运行气血,调整阴阳。在疾病的情况下,则可运用针灸、按摩等治疗方式,通过适当的经络穴位,用适量的刺激方法,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补虚泻实,平复阴阳,以治疗病症。
    针灸疗法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乐于接受的治病方法,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针灸之所以能够治病,就在于针灸能够“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补虚泻实,调和阴阳。”从而祛除各种致病因素,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自古以来,许多针灸书籍中都有论述针灸保健强身和预防疾病的宝贵理论和经验,如:“要想人平安,三里永不干”的谚语一直流传至今。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使日本朋友受益匪浅,在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朋友访华时,就曾向我国外交部长陈毅同志介绍,每日按揉足三里穴100次,可以健康长寿的保健方法。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多气多血,善理脾胃,调气血,补虚实,能够增强身体抗御疾病的能力。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马丹阳十二穴歌》谓:“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腿肿膝眼酸,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年过三旬后,针灸眼变宽,取穴当审的,八分三壮安。”针灸临床常用足三里穴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溃疡,急、慢性肠炎,急性胰腺炎,小儿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对偏瘫,休克,虚弱,贫血,高血压,过敏性溃病,黄胆,癫痫、哮喘,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也有很好的效果。中国中医研究院彭氏等人曾经临床研究报道:针灸足三里穴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功能,可以抗衰老。
    3.精、气、神是生命活动的根本
    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在古代研究养生的人,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如人们常说的:“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所以保养精、气、神是健身、抗衰老的重要原则,尤其是当精、气、神逐渐衰退变化,人已步入老年的时候,就更应该珍惜此“三宝”,古人对这点非常重视。荀子认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这里说明两个意思;一个是说要注意精、气、神的物质补充;二是强调不可滥耗“三宝”。
    什么是精?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从广义上说,精包括精、血,津液。一般所说的精是人体的真阴(又称元阴),不但具有生殖功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而且能够抵抗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免于发生疾病。因此,阴精充盛不仅生长发育正常,而且抗病能力也强。精的来源,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是秉承于父母的,它在整个生命活动中作为“生命之根”而起作用,但先天之精需要不断地有物质补充,才能保证人的精不亏,正常发挥其功能,这种物质即是后天之精,后天之精来自饮食的营养物质,亦称水谷精微,有了营养物质的不断补充,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古人云:“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说,人脾胃功能的强健,是保养精气神的关键,即《黄帝内经》所强调的“得谷者昌,失谷者亡”,古人云:“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赖饮食以自气血。”故注意全面而均衡营养的饮食,才是保证后天养先天的重要手段。《千金方》就说过“饮食当令节俭,若贪味伤多,老人脾胃皮薄,多则不消,彭享短气”。这样反不利于健康,怎样才算是“饮食有节”呢?归纳前人经验,不外乎定时、定量、不偏、不嗜而已。只有在饮食得宜的基础上,才能考虑药物滋补的问题。服用补益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补”,不然也可能会适得其反。总之,合理的食补和药补对于身体的保养十分重要。
    什么是气?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有两个含义,既是运行体内微小难见的物质,又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能力。因此,中医所说的气,既是物质,又是功能,人体的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营养敷布,血液运行,精流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化功能来维持。在《寿亲养老新书》中谓:“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其道。”书中还归纳出来古人养气的一些经验:“一者,少言语,养气血;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此七者强调了“慎养”,但由于气是流行于全身,不断运动的,所以人体也要适当的运动,促进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才会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古人提倡:“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可使之极(过度)”。我国流传下来的多种健身运动及气功,就是以动养生的宝贵遗产。
    什么是神?神就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系列活动的最高统帅,它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体现人的健康情况。如目光炯炯有神,就是神的具体体现,古人很重视人的神。《素问•移精变气论》也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为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能生,神去则会死。中医治病时,用观察病人的“神”,来判断病人的预后,有神气的预后良好,没神气的预后不良,这也是望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精、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从中医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反过来说,神旺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中医评定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或是疾病的顺逆,都是从这三个方面考虑的,因此,古人称精、气、神为人的“三宝”,是有它一定道理的。
    总之,精、气、神三位一体,不可以分离,存者俱存,亡者俱亡,所以古人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死”的说法,由此也不难看出“精气神”三者是人生命存亡的根本。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