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季节养生:时逢小寒话养生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4-01-06 21:41:57 热度:968

  小寒是一年中第二十三个节气,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在“小寒”莅临之际,人们应遵从《黄帝内经》冬季养生的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起居保健
  《黄帝内经》起居调养强调了“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
  严寒时节应有充足的睡眠,这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衣着的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既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还要注重双脚的保暖。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脚要保暖,睡前要用温水洗脚,并搓脚心100~200次,以补肾健脑。
  “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现代医学也认为,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应注意防寒,如冠心病因寒冷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精神调摄
  冬季易受到火炉、暖气、气候干燥等方面的影响,人容易“上火”,情绪也易发生变化。中医认为怒则气上,扰动阳气,因此,冬季要注意情绪调节。
  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饮食调养
  冬季膳食应多吃温性的食物,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肾主咸味,心主苦味,咸能胜苦,故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以补心气、固肾气。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
  民谚云:“冬朝勿空心,夏夜勿饱食。”因此,早上可煨生姜服少许,以驱风御寒。
  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吃些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锻炼强身
  冬季适当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并补阳光照射不足。冬季起床后用凉水洗手、洗脸,这对身体有益,可“唤起阳气”,增强耐寒抵抗力,对适应环境变化有所帮助,并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
  冬季锻炼可打太极拳或拍打功、疏通经络功等;或做慢跑、散步、跳绳、球类等运动项目。但不可运动过量,不宜出大汗,以防感冒。避免在大风、大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中锻炼。(刘世巍)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胡维勤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