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基因治疗助推精准医疗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5-06-24 22:51:33 热度:741

□ 本报记者 陆旅星

  在精准医疗概念日益普及的今天,基因治疗(Gene Therapy)的意义越来越明显。6月13~14日在南京举办的“首届药学前沿高峰论坛——中国新药研发的顶层设计与路径选择”会议上,基因治疗的作用也屡被提及,与会部分专家还就基因治疗的发展历程、已有的巨大突破和未来发展走向做了具体阐述和讨论。
  基因治疗与个性化用药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广义上说,基因治疗既包括了利用基因药物的治疗,还包括从DNA水平采取的治疗某些疾病的措施和新技术。遗传病的基因治疗是指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正常基因引入患者细胞内,以纠正致病基因的缺陷而根治遗传病。纠正的途径既可以是原位修复有缺陷的基因,也可以是用有功能的正常基因转入细胞基因组的某一部位,以替代缺陷基因来发挥作用。
  据中关村美中生物技术产业集创新联盟理事长董小岩介绍,因为针对每个个体的不同基因进行个性化医疗,基因治疗如果成功,有望做到一劳永逸。而基因药物是药物发展的高级阶段。未来的精准医疗主是依赖个性化用药实现其治疗目的,因此与药物基因治疗密不可分。基因药物治疗最先突破的是罕见病与孤儿药。
  中山大学临床药理学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药学院药物代谢与动力学实验室主任黄民教授说:“循证医学发展到精准医疗阶段,实际上表现出来的是个体化用药。”据黄民介绍,所谓“精准医疗”的概念,也就是运用遗传信息进行个体化用药,将正确药物、正确剂量在恰当的时间给予合适的患者。而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是精准医疗(或个体化用药)的基础。重大疾病关联分析、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新药临床研究与遗传变异相关药物安全性评价、天然药物筛选与安全性评价及个体化药物治疗基因检测是实现个体化用药的5大综合因素。
  黄民教授同时指出,运用药物基因组学开发药物将使药物开发周期缩短1.5~2年,并能通过预测易发生药物毒性的人群而使从市场撤出的药物重新回到市场应用。“药物基因组学将使我们很快能对病人个体化地应用合适的药物和合适的剂量。”黄民教授说。
  G蛋白偶联受体药物研究获突破
  作为心脏β肾上腺素受体(β-AR)信号转导研究领域蜚声国际的专家、“细胞信号联盟”(Alliance of Cell Signling)的发起人之一、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副主编,肖瑞平教授同时也是心血管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GPCRs)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她说:“目前,重大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已面临瓶颈,几十年来没有太大的突破。研究重大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新靶点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而G蛋白偶联受体药物的研究突破,有可能成为今后重大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方向,这是基因研究的重大贡献。肖瑞平教授介绍,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种与三聚体G蛋白偶联的细胞表面受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受体超家族,其成员有1000多个。这类受体的共同点是其立体结构中都有七个跨膜α螺旋,且其肽链的C端和连接(从肽链N端数起)第3和第4个跨膜螺旋的胞内环(第二个胞内环)上都有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的结合位点。目前为止,研究显示G蛋白偶联受体只见于真核生物之中,而且参与了很多细胞信号传导过程。在这些过程中,G蛋白偶联受体能结合细胞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并激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信号通路,最终引起细胞状态的改变。与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的疾病为数众多,并且大约40%的现代药物都以G蛋白偶联受体作为靶点。
  针对心血管疾病研究,肖瑞平教授说:“β-AR是经典的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β1AR阻断剂作为治疗充血性衰竭主要的临床用药被广泛使用,但其治疗成功率是有限的。而β2AR的功能选择性激活可能是一种新颖和有希望的心衰治疗策略。因此联合使用β2AR的功能选择性激活与β1AR阻断可能为心衰治疗提供一个更安全更有效的策略。”她解释说,心衰的标准治疗——β1AR阻断剂(单方治疗或与ACE抑制剂联合用药)方案中,β1AR如果被激活会促进心肌凋亡,而β2AR的激活是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因此β2AR在研究中被发展为治疗靶标并向临床推广,由此提出了心衰治疗的新方向,也即联合使用β1AR阻断剂+β2AR激活剂。目前,基于以上思路研发而成的新药R.R-非诺特罗已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在美国、中国、日本等66个国家申请专利,多个后续系列专利正在申请中。肖瑞平教授成为完成从靶点确认、小分子药物合成、药物筛选、动物实验、技术转化,直至参与临床试验这个药物研发完整路线的科学家。该研究及新药研发的成功,也标志着心血管疾病向精准医疗迈出了重要一步。
  而据黄民教授介绍,我国精准医疗配套政策也开始启动,2015年3月,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发布;同月,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计划在2030年前,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
  据了解,国家卫生计生委和科技部正进一步完善精准医疗计划,该计划有望列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胡维勤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