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一碗“孝心粥”的变迁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6-09-27 10:10:07 热度:415

青岛长期医护保险下的家庭故事

   周末,52岁的杨敏带着一只白色保温桶,来到青岛市广昌路上的四方红十字老年护理院。
  “这海鲜粥比饭店里的还香!杨爷爷,你闺女真孝顺!”护理院工作人员停下脚步说。
  杨敏心里清楚,这碗海鲜粥熬得艰难。
  从2009年12月老父亲患病到2013年加入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之前,一家人试过赡养老父的各种可能,生活却几乎被拖垮。当时,杨敏的父亲脑梗塞发病,瘫痪在床。出院后,她把父亲接到家中,请了3个月假专门照顾。
  女儿的出发点是自个儿照顾放心,更是给父亲尽孝。然而,3个月后,杨敏瘦了整整20斤。当时父亲体重超过150斤,翻个身需要十几分钟,每天翻八九次。每天做一次四肢弯曲活动,做完了,杨敏累得胳膊直打哆嗦。每天3次吃药,6次喂水,5次喂饭,主食大米粥。一天下来,杨敏累得一句话都不想说。
  对工薪家庭而言,全职照顾失能老人,更现实的问题是钱。
  杨敏原本有3000元的月工资,请假后,全靠丈夫每月3000多元收入过活。老父医药费每月1000多元,再扣除儿子上大学的费用,一家人眼看就要坐吃山空。2010年春节,年夜饭想做个蟹肉粥给父亲,去市场一看70多元一斤,杨敏犹豫再三,扭头回去了。
  以往,养老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住在儿女家,要么进养老院。
  一面要照顾老人,一面家庭的生活还得继续,杨敏思来想去,春节后,她把父亲送到了市北区一家条件不错的养老院。养老院每月护理费2200元,但没有医疗资质。当年10月,老人肺部感染,养老院连夜打来电话,叫120送院治疗。医院管医不管养,养老院管养不管医。在养老院3年多,老人一共住了4次医院。
  2012年7月,杨敏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新闻——青岛在全市正式实施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父亲的护理费可以报销80%。她马上抓起手机给丈夫“报喜”:“这不就是给咱家设的险种么!”
  很快,在杨敏居住的杭州路附近,定点机构越来越多,“医养康护”相结合。她挨个考察一遍,2013年初,把父亲送到了离家不远的四方红十字老年护理院。当年就尝到了“长护险”的甜头——父亲全年护理花费经报销后,家庭一共承担1300多元,比住养老院一个月的费用还少。今春,老人上呼吸道感染高烧3天,没进医院就治好了——护理院里有专业的医生,能开药,能治疗,能急救,并且费用能走医保。
  “‘长护险’覆盖的是老人,‘解放’的是儿女。”杨敏说。护理员照顾父亲生活,医生、护士随时医疗看护,她终于有时间、有精力,尽一些只有子女才能尽的孝心。
  如今,杨敏做的粥越来越讲究。虾肉蟹肉扇贝,祛湿加薏仁,养胃加小米,每次不重样。每周,她带着美食看望父亲,说说家长里短,给老人看看孩子的照片。杨敏说,这碗“孝心粥”,她会一直熬下去。
  随着人口老龄化,失能老人照护是整个社会必然要面对的难题,山东省在青岛试点长期医疗护理保险。政策实施后,三级医院“专护”床日费仅为同期同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床日费用的1/27,使有限的医保基金最大程度保障了城乡失能人员的医疗护理需求。截至2015年末,青岛全市已有约4万名失能参保人享受了护理保险待遇,共支出护理保险资金8亿元左右,大大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的经济负担。
  《大众日报》9月25日1版
  记者 李 振 卞文超
  本报有删节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胡维勤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