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健康之窗 时间:2013-02-19 13:20:51 热度:1251
百川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 黄开斌
我们总是把关于生命和健康的问题寄托在生物医学科学的发现、发展上,将医学科学的作用无限放大;总认为生物医学是万能的,希望把健康和疾病的所有问题都放到医学科学所建立的医疗卫生行业中寻求解决;同时,人们一直都是在赞叹医学科学所取得的每一个巨大进步,欣赏它在认识生命、诊治疾病方面的“战果”累累或捷报频传。因而世界各国政府几乎都把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其事业的主体,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是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由于疾病越治越多,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或者说越来越依赖。而现代医疗卫生也给人们呈现出的是一种欣欣向荣、兴旺发达的事业景象。
可是,这些与人类的“健康长寿” 又有多大的关系呢?试问一下:手术和化学药品这些现代医疗卫生手段有哪一项是可以直接提升健康能力的?它们除了能镇压疾病、消灭疾病外,对于健康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益处。其实,医疗卫生只是在“治病救人”和“保卫生命”,且其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还得借用机体的健康能力,甚至还会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损害到机体的“健康能力”。应该说,医疗卫生服务是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所作出的保卫生命之举,可我们人类却把它当成保护和促进健康的主业,甚至当作了唯一的选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盲信或误导。医疗科技的发达虽然可以治病救人、保卫生命,但却很难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和神医虽然不像西医那样强大,救死扶伤也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们却能使机体达到真正强身、健体和长寿之目的。
在18—19世纪及至20世纪上半叶,一些西方国家包括东方的日本都曾以“军国主义思想”来立国强国,虽然赢得了一时的兴盛,但最终都难以长久。这已是历史之明鉴。而遗憾的是,我们人类的健康事业却一直在推崇这种“军国主义”思想,努力地发展生物医学科学,其目的就是与疾病抗争,征服疾病和消灭疾病,并以此来独撑人类的健康大业。可问题是:以这种“战争方式”来维护健康,能撑得住、撑得久吗?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也几乎都是把目标和任务定在“保卫生命”的医疗卫生这个环节上,以致于让所有的人都以为,医疗卫生事业就是人类的健康保障事业。这是一个大错而特错的命题。然而,它却居然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就这样长期地蒙蔽和主宰了我们人类的健康观念和行为模式。
在整个20世纪,西医医疗卫生之所以能如此受青睐并优先发展起来,主要一点是因为它凭借着现代科学、物质科学的强大和西方文化固化其中的“竞争”、“对抗”和“征服”的本性,横扫了生命现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切“疾病”,且往往是“立竿见影”、“大快人心”。因而使得人们都非常看好这支神勇无比、由“白衣战士”组成的抗病“军队”,趋之若鹜地去发展西医及医疗卫生事业,并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就建立了一套庞大和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可最终的结果却并未如人所愿,“疾病”总是转头重来,反而更加猖獗、肆虐,有的则变化成新的病魔,且越来越多、越来越新,真可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生物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对此也只能是忙于应付,疲于奔命,甚至是医疗危机接踵而至。
医疗卫生事业独撑不了整个人类的健康大业,它就如同一个国家的军队和国防事业,它所承担的是生命和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就是抗击疾病、保卫生命的最后屏障。同时,我个人认为:只有30%的疾病可能需要动用医疗卫生手段来镇压,所以,它不应成为整个人类健康事业的主体或全部。现如今,医疗卫生事业已是危机四伏,可人们还是寄希望于生物医学科学,期望它能更发达,以便彻底地消灭疾病,解除这场危机。可我认为,恐怕是医学科学越发达,危机和灾害越深重。就如同是军事科学越发达、军队越多,战事可能就越多,世界也就越不太平,人类的灾害就越深重一样。人类“要和平,不要战争”;生命也是一样,“要和谐,不要抗病”。
我们之所以要进行医改,是因为要不断的满足人类的健康福祉之需。但是,我们一直以充满竞争理念的医疗卫生事业去充当或代替人类的健康保障事业,这是一场永无宁日且灾难越来越深重的“战争”。所以,这样的一场医疗改革就如同是在战争中想要改进战争一样,只能是以期获胜或改变战争的式样而已。随着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对整个医学的发展也的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信息科学技术,它将使医学的一些尖端问题以及信息医疗思想和方法(即神医)得以极大的应用和发展。但这绝不应该成为我们很多人的借口,认为“医学科学”在未来某个时候一定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高新科学技术可能会解决一些疑难疾病的诊治问题,但仍不能全面解决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也就是说,未来的医学也不能全部寄希望于高新科学技术这一端上。未来的医学应当是医学德学(医德/神医)、医学理学(医理/中医)和医学科学(医科/西医),亦即医德厚生、保健养生和医疗卫生三者缺一不可的共同体。
因此,作为国家意志的宪法和法律,已不再只是平等地发展中西医两种医学,而应是明确分清两者的主次地位,消除人们百年来在观念上的误区,不要一味地只祈求生物医学科学更发达地去对抗疾病;医疗卫生也不应再是人类健康的主体,而应该退居其次,担任最后的保障任务;同时,医疗卫生事业不应该被市场化、民营化来进行经济竞争,就像军队或军事不能市场化或民营化一样!倒是保健养生事业应该大力市场化。也不要把中医大夫再当成是医疗卫生的“白衣战士”,要求中医现代化和科学化,而是让中医回归到自己最擅长的以保养健康为己任的建设队伍中,作为人体健康建设的“蓝衣工士”去支撑起保健养生事业这片荒漠已久的天地。中医保健养生事业是21世纪人类最应该优先且大力发展的事业,因为它才是保障人类健康事业的真正主体。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4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