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罗云波院长:食品安全亟需风险交流

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时间:2013-06-18 21:10:43 热度:964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

尊敬的汪洋副总理、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上午好!    
  今天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就是要形成“社会共治同心携手”全民参与人人有责的强大合力,而有效的风险交流当是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重要基础。    
  高效的信息披露机制是解决食品信息不对称的唯一良方,生产者主动披露安全风险的概率极低,监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也不对称。当下诸多“食品安全”事件,大多源于良好生产规范与生产者认知之间,科学事实与媒体和消费者认知之间的信息真空,可以归因为风险交流的缺失。眼下公众眼里的风险交流,新闻媒体是勇敢的食品安全真相披露者,专家则是怕事的胆小鬼。把风险交流简单理解为危机公关的灭火和维稳的思维定势,阻断了风险交流的预防、预警和教育的功能实现。    
  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防范体系的建立,可以让生产和监管者防患于未然,不给问题食品生产出来的可能性,这不仅能让公众在消费选择时心中有数,更能让事倍功半的终端监管在风险评估基础上,转变为防御性的事半功倍的源头监管、过程监管。但现在,由于风险沟通的不畅和食品安全知识的匮乏,公众惶惶然于食品安全,而真正的问题食品其实所占比例却仍旧是极少数,即便是出现真的食品安全事件,或者是以讹传讹的伪食品安全事件,生产者和消费者都缺乏鉴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过度反应在所难免。加之媒体有意无意的夸大误导,食品安全恐慌狂潮就这样一浪高过一浪,不仅破坏国家形象,影响中国食品的国际贸易,还损害公众对政府,以及对科学家的起码信任。不过,子虚乌有、误报夸大、污名化现代食品科技的不实报道,也是因为政府和媒体,科学家和媒体之间缺乏有效的风险交流。在应对和处理真正的食品安全事件时,媒体准确的信息传播和风险解读,可以让公众从容应对,让监管者冷静执法。    
  当然,在风险交流未能有效展开,面对被夸大的恐慌舆论时,我们不能牺牲科学来解决愚昧危机。保证信息透明公开,有原则有底线的担当,直截了当的坦荡,是最好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方式。公众的安全感来自于政府对科学的尊重之心,对民生的关切之情。    
  全民参与风险交流需要一定的科学素养,法规保障下的食品安全教育制度化,是提高公众和媒体食品安全认知水平的关键。全民食品安全宣传周是一种教育,也是集中进行风险交流的平台和时间。教育全民理性面对当下还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弃戾气多理解,少埋怨多建设。不把食品安全作为出气筒,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积极主人翁态度才是有意义的交流。另外,建立第三方民间风险交流平台,在进一步风险交流能力建设中,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沟通技巧强的意见领袖也是非常必要的。    
  风险交流是国家食品安全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要用法规形式保障风险交流常态化运作。作为食品安全教育科研队伍的一员,关于风险交流的接地气的中国梦,就是现有国家风险交流平台切实发挥作用,尽快让公众和媒体理解和认可这么几点: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安全食品是生产出来的,食品安全是有成本的,监管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毒物须讲剂量,风险即是概率。诚信社会需要全民行动,不能仅靠食品行业独善其身。    
  最后,祝愿并相信,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在宣传周大显身手!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