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葛兰素史克:将更换中国公司负责人

来源:北京日报 时间:2013-07-26 10:20:25 热度:812

新华社发 杨树山作

  据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25日晚从公安部获悉,葛兰素史克总公司日前再次致函公安部,就其中国公司部分高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一案,表示将全力配合中方调查。
  葛兰素史克总公司表示,为配合中方的调查,已将公司全球审计和保障部门负责人以及高级法律顾问派驻上海。公司正对中国业务进行调整,将任命新的领导团队和业务总经理,以确保快速、有效地回应中方的调查和继续在华开展业务。现任中国公司业务总经理马克锐(Mark Reilly)也将于近期返回中国配合调查。
  公安部对葛兰素史克总公司的态度表示欢迎,将为公司审计团队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帮助,希望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和运营。
  25日,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涉贿案曝光新的案情:在公司默许或授意下,医药代表以“讲课费”等名义掩盖向医生行贿的事实,巨额的医药“黑金”由此披上学术外衣,源源不断流入一些医生的腰包,最终却由患者埋单。
  刹住医药购销领域的歪风邪气,切断医药之间不正当的利益链条,必须打一套“组合拳”。一方面,要堵上“黑金”营销的“后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医疗卫生机构要与公安机关联合行动,不留死角地加强商业贿赂“共防共治”,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处,对涉案人员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对于行贿企业和个人,还应该进一步完善不良记录制度,将司法机关认定的行贿企业和个人记入“黑名单”,运用经济处罚、资格处理和刑事处罚等多种措施打击行贿行为。对广大医务人员要建立诚信体系、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特别是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医护队伍中的广大党员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高度责任心来工作,推动正本清源。
  另一方面,也要敞开“前门”,创新医务人员分配激励机制。长期以来,“手术刀不如剃头刀”,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没有合理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下一步,应遵循医疗技术服务的内在规律,逐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建立符合医疗卫生特点的薪酬制度和收入分配机制。同时,结合不断深化的医改,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下决心破除以药补医的模式,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降低公立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改进和完善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工作机制,加快建设阳光下的公开交易平台。
  “前门”不开,“后门”难堵。只有从体制、机制、政策方面着手,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医药行业不正之风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让“黑金”不会卷土重来。
  追踪
  剥开药企贿金的学术“画皮”
  “培训我们用各种方式去打开销路,提供相关的费用,还教我们作假……我觉得公司是默许甚至鼓励向医生行贿的。”7月23日,在河南郑州警方审讯场所,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GSK)医药代表王某坦言。
  医药代表怎样将医生“拉下水”?GSK(中国)如何掩盖“黑金”交易?医生又如何帮助药企扩大销路?新华社记者对此案进行了追踪采访,在办案民警的介绍和犯罪嫌疑人的讲述之下,以“讲课”之名行贿赂之实的学术“画皮”被层层剥开——
  拉医生“下水” 手段繁多
  GSK(中国)的销售团队结构一般为“销售总监-大区销售经理-区域销售经理-医药代表”。31岁的涉案人员李某某是郑州大区的一名区域销售经理,管着7名医药代表,负责向郑州市10多家医院推销“舒利迭”“辅舒酮”“万托林”等GSK(中国)生产的呼吸类药品。
  事实上,在被警方控制之前,他和同事已从内部得知“不少高管被带走、风声越来越紧”。7月8日,李某某的一位上司从上海总部飞到郑州,电话通知包括他在内的多名郑州大区销售负责人开会,教他们如何应付警方调查。但会还没开,李某某等人就已被警方带走。
  医药代表出身的李某某,曾在多家外资药企工作,2012年跳槽到GSK(中国)担任现职,熟谙业内“潜规则”。在他看来,只有不努力的销售,没有搞不定的医生。
  李某某说,一名GSK(中国)销售人员上岗前,会接受专门的业务培训,除了能讲述药品的性能、优点和适应症之外,重点培训销售技巧和策略,其核心内容是“客情维护”,即维护与医院、医生的关系。每个医药代表会领到1万元的经费和一张大名单,上面有全国各个医院的医生档案,接下来就是按照区域去联系医生,投其所好地“做工作”。
  “我们一般把医生分成三种类型,学术型、关系型和资源型。”李某某说,对于学术型的,就通过多提供讲课、参加高端会议的机会,来帮他增加影响力;对于关系型的,就通过请客送礼搞好关系,他如果认可你这个人就多开你的药;对于资源型的,就是看在他身上投入多少钱,投入得多,他开你的药也多。
  逃避惩处 虚开作假编织“画皮”
  办案民警介绍,每名医药代表的行贿经费是有额度限制的,一般是销售额的7%到10%。也就是说,卖10万元药,就有7000元到1万元可用于向医生行贿。
  “这些钱要集中在最能产生销量的医生身上。”王某说,一旦工作做通,经医生同意,便建立该医生的档案,根据该医生开具药品的数量向其个人账户支付“奖励”。
  “有的医生回避赤裸裸的金钱交易,但希望提高自己的名声。这时,学术会议或者讲课的作用就体现出来。”王某告诉记者。此外,还尽可能多邀请医生讲课,然后以“讲课费”的形式将行贿款支付给医生。
  “那你们怎么向公司报账?”记者问。
  王某承认,她会在报账单上虚构讲课的主题、时间、地点、参加人数等。“包括医生讲课用的PPT课件,都是公司的市场部、医学部准备好的,一般有5—6套,如果在单子上写某医生用了某个课件,下次就换一个,可以做到一个月不重样,这样看起来不会太假。”
  办案民警查明,在GSK(中国)高层的默许甚至变相鼓励下,医药代表们以“讲课费”的名义大量报账,掩盖了行贿、送礼以及请医生旅游、娱乐等各种名目的开销,以帮助公司做平账目、规避法律风险。新华社记者邹伟
  (据新华社郑州7月25日电)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