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08-05 13:48:06 热度:940
本报甘肃讯 记者李开银 通讯员张起 张恒报道 近日,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局、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兰州市工商局联合行动,历时半月跟踪侦办,取缔了1处租用宾馆会议厅面向老年群体以非药品冒充药品宣传销售的窝点,查控非法销售的“紫府园牌蜂胶软胶囊”2000瓶。
针对利用体育馆、影剧院等公共场所或进社区开展健康服务、上门推销等手段,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欺诈老年人群等社会突出问题,今年4月16日,甘肃省局、省公安厅联合发文,在全省开展严厉打击非药品冒充药品制假售假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重点检查零售药店、个体诊所、民营医疗机构等单位,打击以假冒批准文号、未标示文号、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等方式生产销售假冒药品行为,打击在公共场所、农村集贸市场和城乡接合部以健康讲座等形式虚假宣传产品药用疗效、以非药品冒充药品销售违法行为。
为形成打击合力,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强化了“打击生产销售假药部门协调联席会议”制度落实,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的机制,通过推进联合办案、联合执法等工作模式,加大对非药品冒充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发挥“12331”投诉举报平台的作用,以电视、报刊等媒体及街头小报上的虚假广告为线索,按照假药稽查“五不放过”原则,深挖线索,追根溯源。各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做好制售假药犯罪案件侦破的鉴定、认定工作。甘肃省局和省公安厅对案情重大、影响恶劣、跨区域案件实施联合办案,消除社会不良影响。
目前,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7621人次,检查市场主体6548户,查处165种非药品冒充药品,查办相关案件114起,移送公安机关案件5起。敦煌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安机关联合查获1起以健康体检为幌子,冒充医院专家推销假冒保健食品溶栓通脉(银菊珍珠胶囊)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白银市查处平川区老百姓大药房以“前列腺软胶囊”、“三十六味地黄丸”等非药品冒充药品销售违法行为。天水市局开展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快速检测专项行动,对经筛查涉嫌违法添加化学药成分的5批次保健食品进行了监督抽验。
专项行动中,甘肃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曝光违法典型案件,揭露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并向公众普及了合理用药知识。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26
2025-04-24
2025-04-24
2025-04-22
2025-04-21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