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赛诺菲“行贿门”暴露制度漏洞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13-08-12 16:56:17 热度:683

  继葛兰素史克的商业贿赂案后,又一家跨国药企在华陷入“行贿门”。近日,代号为“培根”的爆料人举报世界医药巨头法国赛诺菲公司,向79家医院的503位医生,借“研究经费”名义,支付约169万元的费用,引起舆论强烈关注。
  赛诺菲对此表示,新药上市后的临床监测试验在全球被普遍采用,给医生支付劳动报酬属于正常范围。多数博友认为,赛诺菲事件暴露出我国医药领域的制度漏洞,应该明确界定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当事人主体,为法律惩处贿赂行为厘清界线,全方位预防医药领域商业贿赂,同时要加大对行贿受贿查处力度。
  变相回扣花样百出
  赛诺菲“行贿门”到底属于研究经费范畴还是商业贿赂“回扣”,引来争议。多数博友认为,所谓“研究经费”实质上就是“回扣”的漂白。
  业内人士称,医药界收受变相回扣的情况已是行业积弊。以赛诺菲所说的“上市后临床监测”为例,如果参与临床试验的医生根本没有履行所谓病例观察研究的职责,只是“填单子、报名额”,就涉嫌变相收受回扣。
  博友“xi”指出,药品回扣分配比例大约为,医生30%-35%,药房人员1%-3%。药房库房人员、财务回款人员都有,但比例不高。院领导、药房领导则另行计算。
  制度漏洞导致违规
  多数博友认为,赛诺菲事件暴露出我国医药领域的制度漏洞,比如商业贿赂定性不够明确,药品定价体系不够完善。
  博友“盛世危严”表示,医药腐败是制度漏洞,不是个人可以左右的。应该明确界定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当事人主体,为法律惩处贿赂行为厘清界线,多角度、全方位预防医药领域商业贿赂。
  另有博友认为,药价高昂,腐败频发,是中国药品定价体系的问题。博友“天之涯海之角”就认为,药品定价虚高是贿赂存在的根本原因。
  博友“精神科医生思佳”则表示,导致药价虚高、医生收受药品回扣泛滥成灾的制度根源,是药品集中招标、药品加价率管制、禁止医疗机构“二次议价”等违背市场规则的政策。
  医药监管亟待加强
  多数博友认为,根除医疗流通领域腐败亟待完善顶层设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博友“汤米宋米汤”表示,“医药分离制度是现有环境下降低医药腐败风险的最好方法。”博友“华西无级砖家”认为,医院应直接向制药公司订购药品,不但降低了中间流通环节增加的价格,充分让患者受益,还可以避免腐败。
  博友“飞星华舞dragon”认为,医药应该是统一监管,统一调配,实行全国性的统购统销,只有这样才能堵住贿赂与腐败。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