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中秋月饼香四溢 科学搭配更健康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3-09-19 10:26:50 热度:819

  图①:日前,为迎接中秋节,一座“玫瑰走廊”在杭州亮相。
  图②:北京石景山的一家超市里,传统纸质包装月饼重新走俏。
  李文明摄(新华社发)

  佳节团聚 享受亲情
  本报记者 付文
  对白真真来说,今年的中秋节与以往大不同:一是因为,今年的八月十五是她结婚一周年,是第一次要去婆婆家过的中秋节;二是因为,她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第一次以准妈妈的身份过中秋节。
  儿时月饼最香甜,亲人团聚最幸福
  白真真是河南驻马店人,现在武汉一家保险公司干销售。老公左治军老家是陕西阎良,他性格豪放,是个爽快人,小两口相识于四年前。
  “小的时候,特别盼着过中秋节。不图别的,就为了能吃上月饼。”左治军说,他最喜欢吃冰糖馅的月饼。“就是里面有红红绿绿的细丝的那种,吃起来甜甜的,冰糖咬起来嘎嘣响,特别好吃。”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上中学、大学,中秋节都在学校过不回家,月饼又好像不是那么好吃了。
  “现在快到中秋节时,商场里精美的月饼到处都是,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月饼失去了原来的特别寓意和味道。”治军说。
  “直到去年结了婚,才对各种节日尤其是中秋节有了更深切的感受。”治军颇有些感慨,“大概这就算是成熟了吧”。
  网购个性化月饼,印上祝福送爸妈
  这次回家,真真“下了血本”——为公婆二老买了衣服和鞋子,还为他们买了按摩靠背。中秋节,礼品当然还少不了月饼。和多数人不同,真真的月饼是从网上定制的。
  “商场里卖的也不一定质量就好,而且多数都是包装过度的,包装盒比里边的月饼还要贵,华而不实。”她说,“在网上,我能根据网友评价选择货真价实、信誉良好的店铺,还能自己选择月饼上的图案。这样的月饼物美价廉,还有个性,何乐而不为呢。”
  为了选到好月饼,真真在网上仔细查看了不下20家店铺。“自己定制中秋节月饼,加几句祝福的话就可以让月饼独具一格,更有团圆的喜庆意味儿。”
  这次,真真让店家在月饼上印上了公公婆婆的属相和祝福话语。她觉得“肯定能让爸妈对我这个儿媳妇更满意”。
  节假日,无论如何要回家
  “有时候想一想,真想回老家工作,离家人近,有照应。”白真真说。
  据记者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选择节假日无论如何要回家看望亲人,在工作的繁忙之余,回家也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更能享受亲情的团聚。
  左治军说,其实,离家的人都在盼望着假期,回家团聚比什么都重要。
  “我最怀念小时候,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月饼边聊天。大人们在拉家常,小孩子在一旁跑来跑去。那种无忧无虑的感觉真是温馨。”真真说。
  
  放慢脚步 体会清宁(假日云)
  本报记者 小武
  “在主页君很小的时候,月饼还是一种很奢侈的零食。每年中秋,爸妈单位发了包装很精美的月饼,都要留着招待客人。只有等过完节,没有客人再来了,才会拿出来分给我们吃。”一位网友日前在自己网上的空间写下这番话。
  记述中透露出来的通感值得分享。即使是“80后”,依然保留着物质匮乏的记忆。当年的小朋友对于月饼的追捧,不亚于今天的“同龄人”对于哈根达斯的感情。
  中秋节干什么?赏月、吃月饼,这两个答案总是最先跳入脑海。当然,前提是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在农耕社会,八月十五之时,水稻正在孕穗,也是在农活第一次较长间歇期的中间。全家人团聚具有现实合理性,也更加纯粹。
  那时,糖分的匮乏让苏轼吃口月饼就能产生“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兴味。
  随着乡土中国迈向城市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不断加速。向前、向前、向前,快点、快点、快点。传统家庭不可维持。老家,想而难回;父母,念而难见。
  如今,中秋节似乎就剩下吃月饼这项鸡肋般的仪式了。赏月也变得可有可无。我们仰望星空,再也看不到古人眼中的明月。甚至有时,连仰望一下都成了奢侈。
  然而,我们的中秋节是区别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的自主品牌,核心价值是团圆,这一点永不过时。让我们得以在忙忙碌碌中稍作停顿,回家看看双鬓飘霜的年迈爹娘,陪着他们聊聊鸡毛蒜皮、市井寻常,说说老家的枣树,唠唠后院的三婶。
  所以,我们只要放慢生活的步伐,仔细关照身边的人和情,就能真正体会到古老的中秋习俗带来的一份清宁和安定。这样的中秋,你才值得拥有。
  
  中秋的起源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而民间则俗称其为“中秋”,又因为这一天为满月,象征团圆,故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自古就有祭祀月亮的礼制,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秋分夕月”、“中秋夜迎寒”的活动。同时,中秋之际又正逢秋粮收获,古人为了答谢神灵护佑而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称为“秋报”。中秋时节月朗中天,秋高气爽,正是赏月的绝佳时令。
  因此,后来祭月便逐渐为赏月所代替,祭祀色彩虽然褪去,而这一节庆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中秋节的演变过程中,不乏诸多美丽的神话,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一系列传说使中秋节充满浪漫色彩。
  唐朝初年,中秋节已成为固定的节日,宴饮赏月之俗已颇为盛行。不过,当时中秋节还停留在贵族赏月和玩月阶段,并没有在民间广泛流行。宋代以后,中秋节开始盛行于民间。
  明清时期,中秋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并形成了许多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如“卖兔儿爷”、“树中秋”、“舞火龙”、“烧斗香”等,使中秋节具有了更多文化内涵。
  2006年5月,中秋节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科学搭配更健康
  ◆配红酒
  “月饼配红酒”是时尚搭配,从养生学的角度来说,红酒中蕴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可去除月饼的油腻,两者可谓相得益彰。
  ◆配清茶
  “一口月饼一口茶”,茶有助于消化,又增添雅兴。它可促进消化道分解月饼里的油,减少“积食”。
  而吃什么月饼配什么茶也有讲究。枣泥、豆沙、莲蓉馅的月饼适合喝薄荷茶或者绿茶;蛋黄酥月饼则搭配普洱茶、菊花茶更为相宜;冰沙馅的月饼和乌龙茶则是绝配。
  ◆配水果
  月饼和水果也是不错的搭配。如果搭配酸味水果,比如橙子、柚子、山楂等,不仅可以缓解油腻感觉,也可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
  ◆配果醋饮料
  近年来,苹果醋备受追捧。医学界认为,醋中的醋酸可以调解血液的酸碱平衡,起到软化血管、消食除积等功效,因此适合与月饼搭配食用。
  ◆配杂粮粥
  五谷杂粮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因此,吃月饼配点杂粮粥可以起到养胃的作用。
  
  先咸后甜 少量食用
  月饼热量较高,如何科学食用,武汉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吴杰建议:
  若家里人数不多,建议买多口味的迷你月饼,切成小块,大家分食。
  先咸后甜。多种口味月饼同吃顺序有讲究:月饼一般是咸、甜两种,如咸甜月饼同食,最好先吃咸的,后吃甜的;如果备有鲜、咸、甜、辣等不同风味的月饼,按鲜、咸、甜、辣的顺序吃,细细品尝各个味道。
  特殊人群少吃为宜。对于糖尿病患者,除了无糖月饼可以少量吃一点之外,高糖高脂的月饼都要慎吃;
  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人,进食月饼后,胃酸分泌增多,对胃肠愈合极为不利,不食为宜;
  患有龋齿的人在食用月饼以后,易造成龋洞加深,疼痛加剧,因此,吃完月饼后一定要立即刷牙洁齿;
  肥胖病、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也要把好“口”关。
  此外,吃月饼还可能使原有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胆结石的患者病痛复发,引起剧烈的胆绞痛及上腹痛,都应慎吃。
  
  那些被淡忘的中秋食俗
  说起中秋,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月饼。但其实留传下来的文化里,除了月饼,还有很多传统中秋食品,正逐渐被人们淡忘。
  比如因古老传说而诞生的中秋食品糍粑。
  八月中秋吃糍粑,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将军伍子胥而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
  比如有着美好寓意的芋艿。在江浙一带,中秋节要吃芋艿,因其发音与“运来”相近;
  比如带着浓厚地方特色的中秋食品 “麦箭”。麦箭是山东即墨一带中秋节吃的一种应节食品。
  此外,还有一些因为常见而被人忽略的中秋食品,如桂花糕、桂花酒、大闸蟹、毛豆、鸭子、梨、西瓜、糯米莲藕、包子、石榴、田螺、烤肉、南瓜烧糯米饭等。
  它们也都因为有着各自的寓意或传说,而成为中秋必备食品。
  人民网旅游频道提供
  
  信息服务台
  ◆选购月饼有技巧
  选购、食用月饼时,需要注意什么,武汉市食药监局监督员胡雪婷提示:
  看产品标签及标志。消费者买月饼时应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址、卫生许可证号等,避免买到“三无”产品。
  形态、色泽、组织。优质月饼的块型大小均匀、周正饱满,花纹清晰、表面无裂纹、不露馅;饼面金黄色、底部红褐色、墙部乳白色,火色均匀表皮有蛋液及油脂光泽。
  广式月饼表面图案标有厂名和馅芯。京式月饼无图案、品名。劣质月饼块型大小不均匀,跑糖露馅严重,表面生糊严重,有崩顶现象。
  滋味与口感。新鲜、用料纯正的月饼味道纯正口感绵软,应具有该品种的口感和风味,没有异味。
  ◆安全贮存有方法
  中秋月饼为节令食品,不宜放过久。月饼的饼馅一般分为软硬两种。软馅月饼易受霉菌感染而生霉,应尽早食用。而硬馅月饼则可保存1个月左右。
  因此,消费者需注意包装上的保质期说明和储藏温度建议。另外,因月饼中含脂肪较多,存放时还应注意避光。同时,月饼不宜与其他食品、杂物放在一起,以免串味。
  ◆剩余月饼巧处理
  中秋月饼,一次吃不完,很适合第二天当早餐,配上一杯果蔬汁、一杯豆浆或者一杯牛奶就是营养美味的早餐了。也可以把月饼切成薄片,夹在两个半片全麦面包之间,制成“月饼三明治”,配合低脂牛奶或豆浆食用,再加一份水果,味道很不错。
  
  责任编辑:张彦春 视觉统筹:宋 嵩 标题书法:苏显龙
  资料整理:付 文 侯云晨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