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健时报 时间:2013-09-29 12:03:44 热度:1204
食品安全专家 钟凯
最近,有新闻报道称,重庆一个1 岁大的婴儿喝了半碗鲜榨苹果汁后,很快开始呕吐,当家长紧急把孩子送到医院时,医生称婴儿可能是因苹果核里的氰化物而导致的中毒。为什么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健康水果”的苹果居然含有“剧毒氰化物”?
说到氰化物,很多人会联想到影视剧的间谍、特工藏在牙齿里用于自杀的氰化物胶囊,而实际上很多蔷薇科植物的种子里都含有氰苷,如桃、樱桃、沙果、杏、梨、李子、枇杷,苹果也是蔷薇科的一员,所以苹果籽同样含有氰苷,当然这些水果的果肉里是不含氰苷的。
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氰苷大约是50多种,其中最有名的是苦杏仁苷,在苦杏仁中的含量大约是2% ~4% 。新闻中说果核含氢氰酸是不对的,实际上果核里的氰苷本身是没有毒性的,但在生物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出剧毒的氢氰酸(HCN),造成人和动物的中毒。
苦杏仁有毒似乎很多人都知道,但苹果籽导致的氰化物中毒却几乎没听说过。实际上蔷薇科植物里苦杏仁的氰苷含量是比较高的,折算成氢氰酸的话,每克可含有几个毫克,而其他蔷薇科果实种子中的氰苷就低得多,比如,每克苹果籽中的氰苷折算为氢氰酸后大约只有几百个微克,是苦杏仁的几十分之一。加上人们一般不会有意去吃苹果籽,因此中毒的情况从没见过。
氢氰酸导致人的中毒剂量大约是每公斤体重2毫克左右(1 岁婴儿大约10公斤),新闻中婴儿喝的苹果汁是用一个苹果打出来的,但一个苹果的籽只有几克,换算成氢氰酸最多也只有几个毫克。加上苹果籽主要留在榨汁后的残渣里,所以苹果汁中即使有氰苷也是很少,而且吃进去的氰苷也不一定能全部转化释放出氢氰酸。
由于氰苷对热不稳定,因此彻底的加热是去除氰苷最有效的方式,国外的一些食品安全机构也建议民众不要生吃这些含氰苷的食物。对于消费者来说,水果的果核就别吃了,需要榨汁的话也应该去先核。只要不是刻意去嚼果核里的种子,吃水果导致氰苷中毒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5
2025-05-04
2025-04-28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