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4-08-07 10:09:32 热度:1026
几种油搭配吃
作为脂肪的重要成分,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营养素的重要组成,由于部分脂肪酸不能通过人体合成,需从外界摄入。
人体内的脂肪酸约50%来源于日常饮食中的食用油,脂肪酸的均衡与食用油的选用有很大关联。由于不同油种的脂肪酸构成、营养特点都不同,日常食用油的搭配最好多样化。
专家建议,日常饮食中消费者应注意植物油、动物油的搭配食用,比如选择一些脂肪酸比例均衡的调和油产品,及增进心脑血管健康的添加EPA、DHA等相关保健产品。
不同饮食结构、不同身体状况所需要补充的脂肪酸会有所不同,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适合的食用油。此外,各种油最好换着吃,最好在多选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食用油的基础上,适当搭配脂肪酸含量比较平衡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的食用油。对于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用油,除了运动量很大的人之外,多数人不宜经常食用。
食用油别久放
食用油不宜长时间存放,久放的食用油不仅会影响油脂风味,降低营养价值,而且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植物油中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极易氧化。如果植物油存放时间过长,或保存不当如没有避开日光照射、室温过高等,会造成食用油氧化酸败,同时产生哈喇味。
酸败的食用油一方面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一些急性危害,如直接刺激胃肠道;造成机体缺氧,从而出现黏膜、皮肤紫绀;造成急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等症状。
另一方面,酸败的食用油还会对身体产生慢性危害,如导致营养素缺乏,菌群平衡,体重降低和发育障碍,肝脏、心脏、肾脏肿大等。有研究认为,高度酸败的食用油会引起癌肿。
为了避免食用油存放过久,在选购食用油时要考虑家庭所需,随吃随买,存放时间最好不超过三个月。
选油看脂肪酸
食用油中的不同脂肪酸构成,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可能引起三高疾病,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某种条件下具有降脂降压的作用。多选用含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食用油,更有利于健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用油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亚油酸特别丰富,难以凝固,耐热性较差,主要有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等。这类油适合做炖、煮菜。
第二类各类脂肪酸含量比较平衡,其中油酸最丰富,低温下会浑浊,耐热性较好,有花生油、米糠油、芝麻油等。这类油脂适合用来炒菜。
第三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油酸特别丰富,放冰箱里不凝固,耐热性较好,主要有橄榄油和茶籽油。
第四类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当多,稍凉一点就会凝固,耐热性最好,主要有棕榈油、猪油、牛油、黄油等。食用这类油要注意,最好是选冷榨法的产品,食用时不要高温加热。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5-14
2025-05-12
2025-05-12
2025-05-10
2025-05-06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