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产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产业资讯
化妆品产业迎高质量发展意见,将如何激发万亿化妆品市场新活力?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11-17 22:36:23  热度:56 播放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化妆品产业迎高质量发展意见,将如何激发万亿化妆品市场新活力?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韩佳诺

  畅通新功效化妆品注册渠道、鼓励化妆品新品在中国首发、促进化妆品银发经济发展、支持化妆品原料技术创新、强化网络经营监管……国家药监局11月17日对外发布《关于深化化妆品监管改革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这份事关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旨在通过全过程深化化妆品监管改革,全方位筑牢化妆品安全底线,全链条支持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消费市场,我国目前拥有化妆品企业2万余家,注册的特殊化妆品品种4.6万个,备案的普通化妆品品种229.1万个。据统计,2024年国内化妆品市场交易额达1万亿元以上,其中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达55.2%。

  此次印发的意见提出未来5到10年化妆品深化监管改革与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并提出24项改革意见、48项具体改革举措,从品类创新、监管优化、产业赋能等多维度释放政策信号。

  开辟评审“快车道”,激发产业创新“源头活水”——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化妆品新功效、新产品的期待与日俱增,企业希望通过研制新功效化妆品,实现差异化运营,从而提升产品吸引力。同时,新功效化妆品研发难度大、投入成本高,企业在研发过程中迫切需要系统、科学、理性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

  如何破局行业发展中的痛点与难点?意见对注册备案优化、原料技术创新等推出多项创新支持措施。

  新功效化妆品“即报即审”。根据意见,国家药监局将对新功效化妆品设置专门审评通道,实施即报即审,并建立新功效化妆品注册申报前置咨询机制,在加强对企业服务指导的同时,优化审评审批程序,着力适应社会消费新需求和行业发展新趋势。

  业内人士指出,这将改变企业以往申报路径模糊、试错成本高的困境,从而激励企业将资源转向真正的创新性研发,而非低效的模仿竞争。

  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提升中国市场吸引力——

  化妆品具有时尚性、流行性,一些消费者对尽早能够用到国际化妆品新品有较高期待。而部分国际化妆品公司也希望将自身的新产品早日投向中国市场。

  意见提出国际新品首发政策,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国际化妆品新品免于提交已上市销售许可证明文件,有效破除“时间门槛”。

  这一政策调整为国际新潮产品开辟了“快速通道”,能够以更快的速度登陆中国市场。对化妆品市场而言,将释放巨大消费潜力,有效提振消费,广大消费者能够第一时间体验到全球最新的化妆品产品。

  培育银发经济新动能,精准对接老年群体需求——

  老年群体对化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且日趋多元化、精准化。

  意见将促进化妆品银发经济发展作为重要改革方向,鼓励企业加强“银发族”化妆品的技术研发,支持开展皮肤衰老机理等前沿基础研究,为技术创新提供科学支撑。同时,支持适合老年群体特点和需求的化妆品开发,在确保安全与功效的前提下加速其注册备案与上市进程。

  随着银发经济潜力持续释放,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研发的化妆品将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赛道。

  推行电子标签新举措,优化审评监管新机制——

  意见明确推动化妆品监管的数字化升级,核心举措就是加快实施化妆品电子标签。据悉,国家药监局已于近期在部分省(市)部署电子标签试点工作,标签管理的数字化时代即将开启。

  化妆品电子标签的应用将丰富标签信息的展示形式,消费者扫码即可“读懂”手中的产品,通过页面缩放、音频、视频等功能,更清晰、生动地展示产品标签信息,有效增加标签的识读性和阅读便利性,满足适老化和不同人群需求。

  为进一步减轻企业研发申报负担,意见明确相关举措,持续优化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要求,构建特殊化妆品注册审评协同工作机制,探索推进化妆品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将监管资源更多地集中于高风险领域和高风险企业,真正实现监管“无事不扰”。

  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推动相关改革措施尽快落地实施,并计划利用3年时间深入开展化妆品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行动,为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