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6-24 08:30:23 热度:4986
拆门破窗 政府得真做功课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宽准入 严监管
民营医院发展的最关键障碍还是政策扭曲。在这样一个医改时期,我们依然没有看到公立医院发展的清晰方向,“公不公,私不私”的现象让民营医院发展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做的就是保证制定实施的政策不扭曲。
给足政策
鼓励有资质的医师和有医疗管理经验的公司办医,政府应从金融、税收等方面,给足优惠政策,可以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实行集团式管理,实现连锁式发展。如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发展至今已分布全国十几个省份,成为立足广州辐射全国的现代生物技术服务的集团企业,是优化医疗资源、向民间资本购买服务的典范。
规范审批
一方面,加强医疗卫生资源规划,明确要求各地及时向社会公布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在同等资金、技术条件下,优先批准设置民营医疗机构。鼓励民营资本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开办医疗机构。另一方面,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步骤,简化审批流程,做到公开、透明,为社会资本投资办医提供便捷条件。
加强监管
我始终认为,对医疗服务市场,准入要宽,监管要严,尽量使它在市场环境下求生存。加强对行业协会、学会等社团组织的培育,赋予其一定的社会管理职能,由其制定行业规范并授权其对民营医疗机构的运营情况进行评估,将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一同纳入医疗质量年度评估检查的范围,实施日常业务指导,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划清边界
目前,很多地区一边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一边是公立医院无限制扩张;一边是放宽社会资本办医政策,一边是以区域卫生规划为由而拒社会资本于门外。规划的限制必须是对政府办医而言,在满足当地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前提下,严控公立医院床位规模的扩增;规划限制,应该是限制公立医院的高端医疗和医疗服务的提供范围。这样,民营医院就可以在一个市场边界非常清晰的环境下投入与经营。
我们甚至可以修正以往的准入政策,不是以医院等级作为准入的必备条件,而是以技术的可靠性,人员对操作技术的掌握程度和设备设施的完备程度来判断。比如血液透析、胃镜等治疗技术,和病例诊断、检验、放射等检查。
优胜劣汰
逐步建立民营医疗机构的正常退出机制(不是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导致的退出),明确民营医疗机构注销、转让、兼并、拆分的手续和要求,通过市场实现优胜劣汰。
2025-07-21
2025-07-16
2025-07-06
2025-07-04
2025-07-01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