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让民间中医走上合法之路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07-08 16:48:34 热度:1163

□ 廖海金

  原卫生部6年前发布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因种种原因始终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以致多地师承和确有专长的民间中医处于“非法行医”的尴尬境地。日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出“最后通牒”,敦促各省务必于2013年年底前启动本辖区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工作,尽快为民间中医获得合法身份创造条件。
  民间中医是中国中医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着数千年的悠久传统。民间中医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服务于民间,充分展现其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特点,而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民间中医却面临着无“证”执业的尴尬境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在农村边远地区依然生存着至少15万名民间中医,他们长期处在有用、有益却“非法”的状态。
  《执业医师法》规定: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人首先必须具有医学专业本科、专科或中专学历。而民间中医虽然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长,但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根本不具备报考执业医师的资格。近年来虽然卫生部门表态支持“师带徒”中医药传承方法,但规定为师者至少必须同时具备“执业医师资格”以及“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从事临床工作15年以上”两项条件。没有学历的民间中医哪怕就是带了徒弟,徒弟也不能考执业资格,这几乎断了民间中医传承的后路。
  《礼记·曲礼》有“医无三世,不服其药”之说,《易经》亦云“无妄之药,不可试也”。中医方药往往是几代人倾尽心力、甚至搭上性命的结晶,如六神丸、云南白药、跌打损伤丸、接骨丹等国家保密处方,都是来自民间。现代中医教育,起初完全是政府从民间遴选中医作为教师。首批30位国医大师,全部有民间中医经历,80%为师承或家传。正如国医大师陆广莘所言:“我是民间医生,也是乡村医生。”
  应当承认,民间中医在中医的整个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为数众多的民间中医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手段、方药和文献,在基层群众中打下了广泛的中医基础,“串铃卖药”的形象和“偏方治大病”的民谚有力地说明了这一中医独有的重要特征。民间中医在传承中医精髓、保存中医特色、保障农村基层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然而,近几十年来,民间中医流失现象非常严重,着实令人惋惜,中医在基层民众中的重要基础已经动摇,扶持民间中医已是刻不容缓。保护和改善民间中医的生存环境,从源头上解决民间中医的合法从业、生存和传承问题,比挖掘、整理民间医药资源更加重要和紧迫。
  首先,应对《执业医师法》进行修改完善。譬如增加具备一定年限临床工作经验(如30年以上)的“乡村医生”作为指导老师必备资格的可选项;增加带徒数量:“每年收徒两人,同时不能超过6人”之类;对师承人员(徒弟)的学历要求和实践经验要求的对策性和可替代性做出更灵活的规定。
  其次,加快实施《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尽快为民间中医获得合法身份创造条件。
  第三,加快《中医药法》的立法步伐,通过立法还民间中医一片天,将民间中医纳入依法行医的轨道,让他们名正言顺地行医问诊、救治众生。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民间中医的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对民族、民间医药传统知识和技术逐步开展系统的继承、整理和挖掘研究。”《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并要求“挖掘整理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加以总结和利用”。这些都给民间中医的发展带来了福音。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