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二胎,想说爱你不容易

来源:保健时报 时间:2013-12-08 14:16:27 热度:814

保健时报记者 范宏博

    编者按:近日,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布了“单独二胎”的政策,也就是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第二个孩子。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此前开展的生育意愿调研显示,政策全面落实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将影响1500万到2000万人。人们期待多年的“单独二胎”终于尘埃落定,这让不少“单独”家庭喜出望外。
    今年34岁的陈默是响应国家号召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如今已经有一个6岁的女儿。由于先生不是独生子,“给女儿添个伴儿”的心愿未能实现。“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给这个原本平静的小家庭投入了一个“幸福炸弹”,长辈们高兴得像孩子,可养育孩子的高额成本,以及对高龄孕产的健康担忧,让陈默和丈夫亦喜亦忧。
    经济压力或阻挡二胎梦想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牵头组织的一项样本数近万人的调查显示,符合“单独二胎”政策的夫妇中大约50%~60%愿意生育第二个孩子。新浪网进行的一项3万余人参与的调查也显示,64.5%的网民愿意生育二胎。调查还显示,父母们愿意生二孩的最主要动因就是“一孩”太孤独,给第一个孩子生个弟弟或妹妹,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其次,面对年迈父母日益突出的身体照料、精神关爱等需求,许多独生子女感到独木难撑,两个孩子还可以分担今后的养老压力。
    然而,在“心动”与“行动”之间,还横亘着犹豫和纠结。虽然各地已经启动“单独二胎”相关测算和评估,但是,调查显示,符合新政但选择不生二胎的家庭还是占了大多数,而“经济成本太高”成为很多人不愿意生两个孩子的首要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就“单独二胎”进行过测算得出的结论是:如果2015年全国城乡统一放开“单独二胎”,则每年多出生的人口将只比现在增加100万人左右,超过200万人的可能性很小。
      物价持续上涨,生活节奏加快,使得生二胎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奶粉贵、看病贵、择校贵、买房贵,添孩子不仅是“添双筷子”,更考验一个家庭的经济能力。实行独生子女政策30多年来,中国人的育儿观念早就从“粗养”走向了“精养”。曾经有人算过一笔账,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抚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至少需要耗费100万元人民币。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学教授郭志刚说,如果把买房租房、孩子吃穿、学费等成本计算在内就会发现,高昂的费用让养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容易。
      供职于北京某国企的李先生是一个80后,有一个5岁的儿子。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他和妻子月收入在12000元左右,每个月要还房贷4600 元,孩子上幼儿园每个月将近2000元,报各种兴趣班一个月需要1000多元,“还没怎么着,两人工资的一大半就没了,生活十分紧张。”李先生说,生了孩子就想给他尽可能地创造好的条件,从一岁多开始上亲子班,再到幼儿园,等到上小学、中学,都需要大笔投入。虽然自己和妻子也很想再生一个,缓解儿子的孤独感,但是再来一个真养不起了。李先生还半开玩笑地说:“万一二胎再生个儿子,以后就得准备两套房,下半辈子全交代给孩子了。”
    高龄生二胎别当“过来人”
    令更多女性纠结的,不止是经济成本,还有对生育的忧虑。陈默担心的是自己的年龄。“我今年已经34岁了,等政策正式落到地方,起码还有半年,也就是说即使一切顺利,我怀孕的时候起码都已经35岁了,已属高龄产妇,这样的年纪生孩子是否有很多风险?”
    和陈默一样,目前不少独生子女已是而立之年,甚至有些人已超过35岁。在我国,凡是分娩时年龄大于35岁的,就属于高龄产妇。超过35岁的女性,卵子已经开始老化,再加上环境污染、电磁波辐射、化学品都在影响着卵子的质量;除了怀孕难度增加,高龄生育时宫外孕、自然流产、孕期并发症、胎儿出生缺陷等的几率也会增加。
    对于高龄生子的人,孕前3个月,夫妻双方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若有疾病,治愈后再妊娠。北京协和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孙晓光指出,备孕二胎的妈妈比第一胎更需要做孕前检查。二胎的妈妈接触病原菌的机会多,往往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袭击,例如宫颈HPV感染、艾滋、乙肝、丙肝、梅毒、支原体等感染,她们需要孕前对这些病原菌的感染进行筛查排除。二胎妈妈的年龄普遍比第一胎妈妈年龄大,内分泌紊乱的情况时有发生,需要查一下内分泌,主要包括卵巢机能的检查、甲状腺功能的检查、胰岛素功能的检查。有不良孕史者,还需要去优生或遗传门诊咨询。
    研究表明,孕妇年龄愈大,先天愚型和畸形儿的发病率愈高。高龄孕妇在怀孕16~21周要做羊水穿刺,检查胎儿染色体有无异常。怀孕24~26 周要做系统彩超,看胎儿各器官及各部位的发育情况。伴有高危情况的如心脏病、甲亢等,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继续妊娠。
    许多二胎妈妈第一胎是剖宫产,她们在第二次怀孕前,需要检查子宫愈合得好不好。很多人认为,第一胎“剖”了,以后只能接着“剖”,不能顺产。对此,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蔺莉指出,如果第一胎是剖宫产,手术后子宫存在瘢痕,第二次怀孕一般要在2年以后,不然的话发生子宫破裂、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等问题的风险会增加。其实,第一胎剖宫产,第二胎并非绝对不能阴道分娩,但要看子宫恢复的情况和医生检查评估的结果。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自己生”。
    总之,凡是生过孩子的妈妈们,千万别以为有了经验,就以“过来人”自居。高龄女性生二胎应具备“归零心态”,做足充分准备,才能将风险降至最低。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