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健康之窗 时间:2012-06-16 10:17:36 热度:1323
忍耐,是传统的美德,是有气度、有修养的标志。但任何事情都有双重性,忍耐也不例外。忍耐对已对人对事皆有不少好处,但过分忍耐,超过限度的忍耐,不仅无益,且大害于人。其实,一味强调忍耐,是对健康的摧残,是一个致命的无形杀手。
从医学心理上讲,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是人们正常的情志变化活动。超过限度的忍耐,当抒不抒,当泄不泄,表面上看是“喜怒不形于色”,很有修养,其实是强压硬抑,造成一种郁结于内的心态,是一种情绪的蓄积。诸如哭是情绪上的正常反应,当悲伤或愤怒时,大哭一场,将心头之郁积发泄出来,情绪就能得到平衡,心境就能安静下来。此时若强忍,把情绪之门关闭起来,得不到正常的各种渠道、各种方式的宣泄、倾诉,郁闷压积心头,便是一种不良的负性心理,不仅不能缓解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反而会加剧心理和生理上的失衡,给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临床上不少患癌症的病人,在发病之前都有长期忍耐、压抑情绪的病史。乳腺癌的病人70%以上有“肝气郁结”的表现,即所谓“癌性格”的人容易患恶性肿瘤,其中超限度的忍耐,便是突出的表现。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把一些人按正常血压和高血压分别编成两组,然后询问他们是否哭泣过,结果87%血压正常的人都说偶尔有过哭泣;而那些高血压病人大多数回答从不流泪。这说明让人们的感情抒发出来要比深深地压抑在心底里有益得多。同样,在愤怒状态时,血压就会升高,如将这种愤怒在亲友、同事面前倾吐,或在不同场合下发泄出来,血压就会下降,否则长期压抑便会引起高血压。可见情志的抒发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超过限度的忍耐,压抑情绪,则是损害人体健康、酿成各种疾病的无形杀手。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7-03
2025-07-03
2025-06-30
2025-06-28
2025-06-27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