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第二届世界黄芪论坛在北京举办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2016-06-16 10:26:22 热度:782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齐征

    6月11日,以“聚芪心、扶正道”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黄芪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公布了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的《道地药材 定西黄芪》标准的公告,中国黄芪道地药材认证结果:甘肃定西及周边地区生产的黄芪认证为“道地黄芪”,其在药理价值上高于其他黄芪。本着传承、创新、发展的宗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JP Armand教授、鞠丽雅教授、许家杰教授等,在论坛上分别从黄芪的免疫研究、临床应用、抗肿瘤机理、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中医认为黄芪大补脾肺之气,素有补气之长、扶正良药的美誉。近代大量研究证实,黄芪具有保护心肾、双向调节血糖血压、抗缺氧、抗自由基氧化、抗衰老、抗肿瘤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效。目前,在承认和使用中医药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黄芪以原药材、中药饮片、功能性食材等多种形式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甘肃抓住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契机,结合省情实际,立足自身特色,不断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拓展中医药服务范围,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探索总结了一条财政承受得了、群众支付得起、社会各界满意,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甘肃医改之路。2014、2015年连续两年,甘肃平均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全国最低,群众从医改和发展中医药当中切实享受了改革的红利。
    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在论坛上表示,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甘肃有探明的中药材品种1600多个,其中,黄芪、当归、党参、大黄、甘草并称“陇药五金花”,在国内外负有盛名。“十二五”期间,甘肃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有力举措,大力推动产、学、研、用的有机联合,促进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的有机结合,着力推进“陇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2015年,甘肃中药材种植面积388万亩,产量99万吨,均居全国第一。特别是黄芪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利用陇西的道地产区优势,引领全省规范化栽培黄芪50万亩以上,产量15万吨左右,以“贞芪扶正”为代表的黄芪精深加工产品,产值近10亿元。此次定西及周边地区生产的黄芪被认证为“道地黄芪”,对稳定陇西黄芪质量,推动甘肃黄芪产业链发展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促进黄芪研究与利用,将黄芪开发成应对全球老龄化,防治慢性病、老年病等多方面的功能性产品,推动中医药走向全世界,陈可冀院士、孙燕院士于2014年共同组织发起了首届世界黄芪论坛,形成了《黄芪的基础与临床》一书,对黄芪的药用传承、药学研究、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了全面总结,为今后广泛深入研究应用黄芪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届世界黄芪论坛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办,定西市人民政府、甘肃扶正药业承办。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