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最新研究揭示先天性巨结肠发病机制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4-05-06 19:30:15 热度:506

  新华社武汉5月6日电(记者闫睿)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获悉,该院小儿外科冯杰雄教授与湖北大学刘志华教授合作,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构建了波阵面肠神经嵴细胞发育的时空分子图谱,揭示了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机制。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发育细胞》杂志。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疾病,发病率在二千分之一到五千分之一。过往研究表明,由于肠壁肌间和黏膜下的神经丛内缺少神经节细胞,导致肠段失去正常蠕动功能,进而形成肠梗阻,但相关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为深入探索这一问题,研究团队通过对小鼠不同发育时间点、不同肠段组织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精细描绘了肠神经嵴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及分子图谱。进一步分析发现了波阵面肠神经嵴细胞的高迁移性、增殖性和较高的细胞可塑性,这些特征与肠道微环境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波阵面肠神经嵴细胞不仅与其他未分化肠神经嵴细胞相互作用,而且协调了胃肠道中不同细胞类型的发育和功能。


  同时,研究团队还利用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进一步揭示了波阵面肠神经嵴细胞与肠道细胞发育间错综复杂的协调关系。发现一些分子在波阵面肠神经嵴细胞迁移过程与肠道其他细胞的通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表达信号受损时,将影响波阵面肠神经嵴细胞的迁移、调控的基因表达,从而可能导致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生。


  冯杰雄说,该研究对进一步阐明肠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揭示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机制、寻找潜在的诊断和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相关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