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世界镇痛日:“记忆痛”需要规范治疗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10-20 22:21:29  热度:35 播放

  新华社重庆10月20日电(记者谷训)有一种痛是疾病痊愈后才开始的,它叫“记忆痛”。10月的第三个星期一是世界镇痛日,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疼痛科专家揭开“记忆痛”的神秘面纱。

  “疼痛界”令人闻风丧胆的带状疱疹,民间形象地称之为“缠腰龙”或“蛇串疮”。带状疱疹又痛又痒,但一场更持久的“记忆痛”,可能会在皮肤上的疱疹痊愈后1到3个月才刚开始,这就是疱疹后遗神经痛(PHN)。

202510206a9a175873854ea78a35c226063c6be4_2bcf12b1a4c54ec2b74eb73a3b232a86.jpg

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疼痛科主任王伍超在近日举行的义诊活动中。新华社发

  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疼痛科主任王伍超说,带状疱疹被治愈后,病毒虽然被免疫系统“清剿”了,但它已破坏了神经这条“通讯电缆”。于是,大脑把正常的触觉当成疼痛——微风吹过、衣服摩擦,甚至没有任何外界刺激,都会感到痛。而这种痛感痛得更是五花八门:突发性刺痛,像突然被针扎或电击;持续性灼痛,皮肤表面像被火烤,感觉发热发烫;触摸痛,皮肤非常敏感脆弱,风吹、衣服摩擦都像刀割一样痛;异样感,感觉有虫子在身上爬行或蠕动。

  专家表示,年龄越大(尤其60岁以上)、急性期皮疹越重、疼痛越剧烈的人,痊愈后发生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风险就越高,应以“组合拳”来应对:

  预防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黄金时机”是带状疱疹急性期,要“重拳出击”。在带状疱疹刚发作时,尽早使用足量的抗病毒药物,72小时内最佳,最迟不要超过7天;同时要开始规范地镇痛,这样能大幅降低转为后遗神经痛的概率。

  另外,控制基础疾病与改善身体状态也是预防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必要途径。尽量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减少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如果疼痛已转为慢性,就要打“持久战”:药物方面,口服药物可使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能稳定异常“放电”的神经;外用药可使用利多卡因贴膏等,能局部麻醉神经。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微创介入治疗也可精准打击:神经阻滞疗法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受损的神经周围,快速阻断疼痛信号。

  专家提醒,不要认为只要“扛一扛”,“记忆痛”就会慢慢淡去,疼痛是病,需要规范治疗。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