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让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5-11-28 18:51:23  热度:60 播放

  一条热线,昼夜畅通。截至11月15日18时,北京市“12356”心理援助热线累计接听来电3.8万余通。

  热线为何受欢迎?

  在于可及性。热线号码统一、简便易记,大大提升了知晓率,加上通话免费,降低了求助门槛,促进心理健康服务实现普惠均等。

  在于保密性。面对心理疾病,有的人羞于谈“心事”,有的人认为“不是病”“想开一点就好”。匿名热线,为倾诉者提供了安全空间,来电者得以敞开心扉,及时获得心理干预。

  在于专业性。热线接线员均具备心理卫生专业背景,能够精准识别问题、科学施助。热线整合多方资源,服务流程更规范、应对更高效,助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12356”心理援助热线的开通,标志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迈出重要一步。围绕今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全国宣传主题确定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对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正确理性认知,减轻社会歧视和防止“污名化”。

  让“12356”心理援助热线更有温度,仍需完善机制、细化服务。

  贴心的心理援助,离不开稳定而专业的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培养,优化座席配置,引入志愿者力量,形成“专职+兼职”的工作机制,才能让热线在关键时刻“接得住”“接得稳”。

  提升公众认知,有助于热线更好发挥作用。通过持续宣传,让更多人理解热线的定位与价值,学会在需要时主动求助,同时减少无关咨询,让有限资源真正服务于有需求的人群。

  完善协同机制,是热线高效运转的重要一环。心理问题成因复杂,单靠一通电话难以彻底化解。针对高危来电,要构建系统化支持体系,让援助更快速更精准;面对普通心理困扰,热线进行情绪疏导后,还需有专业机构接续帮扶,方能从根源上疏解。

  心理健康关乎每个人的生活,也牵动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要像关心身体健康一样呵护心理健康,让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守护好内心世界的一方晴空。(童 舟)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