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日报 时间:2012-10-01 08:10:37 热度:1030
本报记者 赵成新 陈惠芳 通讯员 王锐
9月27日下午5时许,地处山区的武冈市宴田乡暮色渐浓,一位老者拄着拐杖,在老伴的陪同下,向该乡卫生院走来。老者名为李金华,是该乡大胜村人,今年87岁,他胃不好,还有点骨质增生,想找医生看看病、开点药。
卫生院看门诊的唐启舵热情接待了他们俩,别看唐医生年龄大了,看病可全是电子化操作。在电脑上点击电子病历,就开始给李大爷看病,一边望闻问切,一边敲敲打打,5分钟左右就开出了处方,大爷本来需要支付医药费61元,但通过全市已经开通的农村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新农合及时结报功能,大爷实际只交了30元。电子屏幕当即公布了医疗费结报前后的信息,大爷戴上老花镜看个究竟,他高兴地说,政府想得真周到,我们再也不要像以前那样,看完病还得拿着发票跑到县城新农合办去报销,省事多了。
这一切,记者看着新鲜,一了解原来是为方便快捷地管理好农民的健康,2011年省卫生厅在武冈市开展了农村信息系统推广试点,将健康档案、公共卫生、基本医疗、药品管理、新农合即时结报、绩效考核等6项全部纳入在线监测管理。
记者在该市宴田乡卫生院看到,全乡所有的村卫生室与乡卫生院的网络实行了无缝连接,乡村医生只需操作电脑,既可全程跟踪了解建档农民的健康状况,又可完成基本的医疗服务。目前乡卫生院为常住农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21586份,建档率达84%。记者点击了焦林村钟素文的电子健康档案,他的基本信息一下跃入眼帘:抗美援朝老兵,今年86岁,患有骨质增生和坐骨神经痛,9月24日至27日入院治疗,按新农合结报后,住院费用100元,还有指导用药、村医上门服务等情况。宴田乡地处偏远,自然条件差,属邵阳市级贫困乡,全乡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人多,这些在线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医生掌握患者病情状况,尤其对慢性病,及时干预,适时治疗,基本上实现了“你的健康,我来管”。
对此,记者纳闷,原来赤脚医生管的事,现在全程信息化管理了,乡村医生能玩这个“高科技”?武冈市卫生局局长张远华告诉记者,该市从2002年开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医务人员下基层,为乡镇卫生院解决了人才短缺的问题。宴田乡卫生院共选聘了医务人员11人, 副院长欧明浩还是南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呢。同时,卫生院还对老医生进行不定期培训,让他们提高医技水平,并掌握信息化操作技能。看门诊的医生唐启舵、喻远伸虽是上了年纪的人,电脑操作可熟练快捷,农忙季节病人多时,他们每人每天可接诊病人六七十个。
记者手记:
来到武冈市宴田这个贫困山乡,乡里低保、五保等贫困户多,以往老百姓看不起病,医改给他们带来了实惠。记者所到之处,问老百姓现在能否看得起病,绝大部分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们非常感谢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看病比原来便宜了。
农村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开通后,看病费用即时结报,诊疗费规范收取,老百姓就医更方便了,实现了在家门口看病,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也有利于“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就医新秩序的形成。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5-08
2025-05-07
2025-05-03
2025-04-10
2025-04-10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