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区别使用沉香、降香、檀香 三药的作用异多同少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3-04-17 13:42:50 热度:919

  沉香、降香、檀香都属辛温芳香理气药,但功效各有所长,临床要注意区别使用。
  沉香
  为瑞香科植物沉香及白木香含有棕黑色树脂的木材,经干燥后加工而成。其味辛苦,性温,气味芳香,归脾、胃、肾经。
  本品质重而降,能下入丹田暖肾纳气,芳香辛散,能行气止痛;性温能散里寒,为温中、暖肾、理气之佳品,故临床多用于脏寒气凝、气逆诸症。如肝气上犯肺胃气逆喘息,胸膈不舒,烦闷不食等症,常与乌药、木香、槟榔等药同用;如脾胃虚寒积冷,脘腹胀痛,喜温恶寒,呃逆呕吐,食欲不振,肢冷乏力,大便泄泻等,常与附子、干姜等药同用;若阴寒较盛,四肢厥冷,脐腹冷痛,痛极欲绝者,当配伍附子、丁香、麝香等强有力的温中散寒止痛药,以回阳救逆。
  沉香即可降逆气,又可纳肾气,对于气逆喘急,呕呃等症均可应用。如用于肾气虚寒,肾不纳气,症见喘急短气,动则喘甚而汗出,面虚浮,脉细而无力(如支气管哮喘),常与五味子、蛤蚧、人参、熟地等药同用;若与侧柏叶同用,临睡前服用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若气郁寒凝,胸膈不舒,脘腹胀满,喘促短气,干呕烦满,咳嗽痰涎等症,又宜配伍香附,砂仁、甘草等药。对胃寒呕吐,呃逆经久不愈者(急慢性胃炎),可与白豆蔻、丁香、柿蒂、紫苏等药同用。
  此外,本品与肉苁蓉配伍可用于治疗气虚性便秘;与冬葵子、白头翁等同用可治疗面目浮肿,小便不畅等症。
  降香
  为豆科植物降香檀的根部心材。其性味辛温,归肝脾二经。本品辛散温通,行血分,散瘀,止血,定痛。临床多用于外伤瘀血,血溢及气滞血瘀胸痹之证。如治心胃气痛,气滞血瘀胸胁作痛,常与木香、延胡索、桃仁等药同用;近年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配伍川芎、红花、赤芍、丹参等药;治疗跌打损伤,瘀血疼痛,又可与乳香、没药、血竭等活血祛瘀止痛药配伍;对于创伤或金疮出血,单用研末外敷,或相配三七及其他止血药合用。故本品芳香清冽,能辟秽化浊,对于脾胃湿浊不去,气机阻滞,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脘痞腹胀,苔腻者,可与藿香、佩兰、木香等药同用。
  檀香
  为檀香科植物的干燥木质心材。其味辛香,性温,入脾、肺二经气分。兼通阳明。善理气滞,调畅脾肺,宽胸利膈,温散胃寒,有行气、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脾肺滞气、气逆所致的胸膈胀闷,心腹气滞疼痛及胃寒冷痛等症。治胸肺气郁,胀闷不舒,常与枳壳、瓜蒌皮、苏梗等行气宽胸药同用;若治心腹气滞疼痛,可与砂仁、高良姜、乌药等行气药同用;对于寒邪犯胃,胃脘痛,呕吐清水,可配菖蒲、半夏、丁香等药;若饮食少进,噎膈吐食,还可与茯苓、橘红、人参同用;近年来,临床用本品与荜茇、延胡索、良姜、冰片等相伍,名为宽胸丸,治疗胸阳不宣,心脉痹阻而引起的胸痹痛有效。
  综上三位药的作用异多同少,沉香入气分善下行,以降气平逆,暖肾纳气,调中止痛为其特长;降香既入气分,又入血分,以通血脉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为其特长;檀香入气分,善上行,以升脾胃之气,利胸膈,温胃散寒,行气止痛为其特长。(贾佩琰)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