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05-31 12:45:32 热度:1761
□ 殷博武
开栏语:
中医师开出的中药处方必须通过中药药剂人员的正确调配,才能够真正转化成患者得到的实效。中药配方调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是否安全有效,中药师也是用药准确与否的最后一名“把关人”。因此,本版特开辟辨析易混淆饮片专栏,介绍那些在应用、调剂过程中易混淆出错的饮片,希望能将优秀中药师的经验广为传播。
【问题处方】生地黄20克,小蓟12克,滑石15克,木通9克,炒蒲黄9克,淡竹叶9克,藕节9克,当归6克,山栀9克,炙甘草5克,仙茅根30克,茜草根9克,荷叶12克。
【处方分析】纵观处方,应是为凉血止血、利尿通淋而立。方中小蓟、藕节、蒲黄、生地均能凉血止血,并能使止血而不留瘀;滑石、竹叶、木通利尿通淋;此外,当归引血归经,甘草能够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唯独仙茅根与诸药药性不合,且用量达到30克。根据药性和用量的分析,药师认为“仙茅根”应为“鲜茅根”之误。
【纠错结果】通过电话与处方的医生进行联系,医生认同将“鲜茅根”误写为“仙茅根”了,因为处方的形成是由医生口授处方内容,学生输入电脑开方,“鲜茅根”、“仙茅根”同音不同字,造成误写。
【药师点评】仙茅根,属石蒜科植物,药用部位是干燥去须根的根茎,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的功效,一般的用量在6~10克。鲜茅根,属禾本科植物,药用部位是新鲜的根茎,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一般的用量在30~60克。再则分析书写习惯,仙茅在处方书写上一般不带“根”字,分析结果确认处方上的仙茅根应付鲜茅根。
鲜茅根和仙茅根是属于同音而不同字的两味中药,当专家口授处方时,因为是同音不同字,或方言的诉述,或输入法选字的因素,很容易出现同音不同字,造成二种药名的混淆,在审方时当以引起重视。
作者简介
殷博武 主管中药师、执业药师;在医药流通领域工作50年,长期从事质量管理和医药服务管理,先后承担过中药库房、调配员、审方校对、营业员等职责;退休前曾在中药饮片厂、医药批发部和公司管理部门供职,退休后在中华老字号上海蔡同德堂药号从事中药调剂管理等相关工作。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5-05
2025-05-04
2025-04-28
2025-04-25
2025-04-25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