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药房取药时要注意听什么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10-12 09:29:31 热度:1532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人民医院 常怡勇

  前几天,老李因患过敏性鼻炎去医院看医生,取药时他觉得包装上有说明,也就没认真听药师交代服药注意事项,更没有向药师咨询相关问题。结果回家后发现说明书上的专业术语看不懂;一种喷鼻的药也不会用;几种散装药上面只有每天服几次,每次服几片,没有其他注意事项和禁忌证;自己还患有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这些药到底能不能吃,当时也没问问药师。看着这一堆药,老李不敢用了。
  作为执业药师,我值守发药窗口近30年,每天接触大量像老李这样的患者。你向他交代用法用量和特殊注意事项,他三心二意,更有甚者会觉得很不耐烦。其实在取药时认真听取药师的交代对用药安全、有效很重要。从用药安全、有效出发,这里提醒患者,取药时在以下几方面要特别注意听,还要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用药时间问清楚
  知道“每天几次,每次几片”这还不够,还要向药师当面问清具体服药时间。这对服用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特别重要,不然达不到理想的降糖效果。
  带“脲”字的药物(磺脲类)如格列本脲(优降糖)、吡磺环己脲(美吡哒)、甲磺吡脲(达美康)、甲磺冰脲(克糖利)、喹磺环己脲(糖适平)等,它们主要作用是能够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最佳服药时间为餐前30分钟;带“胍”字的药物(双胍类)如苯乙双胍(降糖灵)、二甲双胍(有苯甲福明、美迪康、迪化糖锭、格华止等有很多商品名),它们主要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肝糖原的生成,使血糖降低。加之这类药物带有酸性,可以刺激胃肠道,因此这类药物应在餐后服用;阿卡波糖(拜唐苹)、伏格利波糖(倍欣)和米格列醇属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的病人尤其有效。其服药方法也比较特别,应该在进餐时与第一口饭同服。如果在餐后或餐前过晚或过早服药,则作用要大打折扣。
  有禁忌证要慎用
  药物禁忌证在散装药袋上也多没有注明。取药时应注意问清。在咨询药师时应重点给药师讲明自己所患病症及并发症。如患有肝病、肾病、胃病的患者,患有前列腺肥大、青光眼的老年患者,妇女是否在月经期、怀孕期或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期间,这些内容对药师判断用药禁忌非常重要。患有这些病或妇女在特殊生理时期,有很多药物都不能服用,否则会引起严重后果。向药师说明这些情况后,由药师帮你判断是否可以服用你所取的药品,这样才能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分清内用还是外用
  首先要弄清是内服还是外用。取药时一定要把内服药和外用药分开装。
  外用  看皮肤病、妇科病或肛肠疾病时医生常常是外用药和内服药又管齐下。很多外用药毒性较大,一旦误服可引起毒性反应。这类例子不少。有人误将外用的PP粉口服,结果引起食道受伤。还有人把妇科用阴道泡腾片和洁尔阴洗液当成口服药服下,虽然没有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但丝毫起不到治疗作用。PP粉外用时常需配成1∶5000的浓度,即1克药物要用5000毫升(5公斤)凉开水稀释,如果浓度过大会对阴部或肛周粘膜造成损害。还有些外用药看似很简单,实际具体应用时学问很大。如创可贴,不少人认为贴在伤口上不就行了。实际上要注意贴时不可以缠裹过紧、贴前应注意清创消毒、贴后还应当注意及时换药等,不注意这些,最后可能会小伤治成严重后果,如局部严重感染或缺血性坏死,有的不得不手术。炉甘石洗剂外用前要把药液摇匀,醋酸可的松眼药水用前也要摇匀。另外,还有些包装很特殊,分溶媒和药片两部分,还有的药片“藏”在眼药瓶盖内。用前要把药片溶解在溶液内。有不少患者不注意,只滴了不加药物的溶媒,还有些患者是吃片、滴水,这样都起不到治疗作用。另外一些妇科用栓剂和膜剂,也要问清药师具体用法,有时单靠看说明书外行人很难看懂。
  内服  一般认为,内服药用温开水冲服即可。但有些药直接口服效果会很差,达不到治疗目的。比如六神丸,各种润喉药如华素片、西瓜霜等,药师会交代口腔含服,还有止咳药复方甘草片、化痰药氯化铵等,口腔含服效果最好。另外,一些药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心痛定、消心痛等,药师会交代舌下含化,这对心绞痛发作时的急救很重要。还有些控释制剂、缓释制剂、肠溶衣制剂、胶囊剂等,整粒不易服下,有的患者就想当然地分割后服用,结果影响了药物的治疗效果,甚至引起药物中毒。内服泡腾片如阿司匹林泡腾片、扑热息痛泡腾片等,遇水可产生二氧化碳而使片剂快速崩解。必须先把药片投入温开水中,然后以溶液形式服用,药物奏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这种片剂特别适用于儿童、妇女、老年人和不能吞服固体制剂的患者。但如果不注意问清服用方法,把这类药物直接温开水冲服,不但疗效差,还会引起胃部不适。
  用量要遵医嘱
  整盒或整瓶的药物包装上标注用量多是克(g)、毫克(mg)、毫升(ml)等,这不容易换算。曾有老人把心得安上的用量“每次20mg”当成20片口服,结果引起中毒。因此,取整盒或整瓶的药物时,要请药师在包装上直接写明“每日几次,每次几片或每次几格(水剂)”。对于包装袋分装的散装药,取药时也要看清用量。因为袋上用量是药师临时手工写上的,有时难免不十分清楚,如有些既像“2”又像“3”,既像“1”又像“7”,这些取药时都要当面问清。还有一些小儿药物,每次服用量药师常在药袋上标注“1/3片”或“1/4包”,这些要就特别问清。有的家长把“1/3片”错当成“每一次3片”,把“1/4包”错当成“每一次4包”,结果引起了小儿中毒。另外一些退热药和止痛药,药师会在药袋上标明“发热时(或痛时)服1片”,结果就有家长给高热不退的患儿连服6次,结果引起服药过量。所以,取这类药物时还要当面问清药师每天最多能服几次以及每次服药的间隔时间,这对小儿来说更为重要。解热药或止痛药一般每天服药不超过3次,每次间隔应不少于3小时。
  饮食禁忌要遵守
  取散装药物时要特别注意问清饮食禁忌。因散装药袋上没有注明这些内容,也无药品说明书可查。
  中医很讲究饮食禁忌,其实服西药也需讲究饮食。如服用抗贫血的铁制剂时,如果用茶水送服,铁剂就会和茶中的鞣酸结合不能被吸收;服用优降宁、痢特灵时如果吃扁豆、香蕉、奶酪等食品,就会引起血压升高;服用甲硝唑、头孢类抗生素时如果不注意戒酒,就会引起面部发热、面色猩红、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跳加速、烦躁不安、视觉模糊、精神错乱,甚至血压下降、休克等双硫仑样反应;服用安眠药期间饮酒还有生命危险。另外,日常生活中少不了油盐酱醋糖,这些对药效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吃降脂类药物时,要不吃或少吃动物油,以增强降脂药物的功效;服降压、利尿类药物时,尽量少吃盐;服用优降宁、闷可乐时不可吃酱油,不然会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服用抗酸药物、胰酶素、红霉素、磺胺类药物时,要少吃醋,以免药物减效增毒;糖除影响降糖药物的疗效外,还可抑制某些退热药的疗效。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