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11-11 21:18:35 热度:781
庄一强
近几年,政府相继出台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不少民营医院相继组建并投入使用。随着民营医院数量和规模的增加,社会各界对于社会办医的各种疑虑也越来越多。笔者认为,目前社会资本办医还存在几大矛盾。
第一,中央政策多,地方文件少。针对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中央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意见,但是地方政府接轨的文件非常少,各地民营医院的举办和经营方式各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指导。
第二,民营医疗机构数多,床位数和门诊量少。据了解,截至2012年末,全国医院有23170万个,其中民营医院有9786个,占比达42.2%;全国医院床位数达416.1万张,其中民营医院为58.2万张,仅占14%。2012年,全国医院诊疗人次达25.4亿人次,其中民营医院2.5亿人次,占9.8%。仅从数量来说,民营医院的床位数和诊疗人次明显低很多。另外,虽然公立医院的数量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其床位数却明显增多。公立医院扩张形成的“虹吸现象”,让人才和患者资源大量流向公立医院。
第三,高端定位多,普通定位少。据笔者了解,多数民营医院的创办者都以“提供高端医疗服务”标榜自身,定位普通或说低端的民营医院偏少。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像办宾馆一样,建立不同等级的民营医院。比如说,宾馆分为5星级酒店和快捷酒店,高端和普通的酒店并存,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经济实力选择不同等级宾馆,当然前提是所有的宾馆都能保证消费者住的安全、干净。(作者系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 本报记者宁艳阳整理)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7-06
2025-07-04
2025-07-01
2025-06-30
2025-06-20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