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慢阻肺患者“一避一防”巧过冬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4-01-10 16:22:23 热度:705

□ 盘  发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病逐渐进展的结果。通常来说,慢阻肺患者最怕过冬,这是因为天气寒冷及气候变化,尤其是冷空气能引起黏液分泌增加,减弱支气管纤毛运动,加之冬季经常关窗,易增加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进而诱发慢阻肺急性发作。因此,慢阻肺患者要学会“一避一防”,从而顺利过冬。
  避免诱发因素,提高免疫功能  吸烟者最好戒烟,避免烟雾和粉尘吸入,避免接触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患者及相关致敏因素,避免去人群密集与空气浑浊的场所,保持居室温度处于适当水平,房间定期开窗通风,这样有利于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次数和延缓其进展。
  同时,要注意加强营养,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肉类、鱼类、牛奶;并持续进行康复锻炼,如做缩唇呼吸、太极拳等力所能及的运动。康复锻炼可改善通气效率,帮助支气管内痰液的排出。此外,还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睡眠与生活作息规律,有助于增强抗病能力。如有必要,也可应用免疫调节剂和疫苗以提高免疫功能,降低病原微生物易感性。
  防急性发作,恰当治疗  为预防和减少急性发作,应学会记录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反馈给医师,以利于修正目前治疗,完善下一步治疗计划。病情监测应包括:①咳嗽程度;②痰的性质(有无脓痰);③痰量;④咳痰难易程度;⑤呼吸困难程度。咳、痰、喘对判定病情变化有重要参考价值。咳、痰、喘突然加重往往提示病情由稳定期突然转变为急性加重期,需要加强治疗。痰量增多、颜色变黄往往提示出现病原微生物感染,应立即留取痰标本分离鉴定病原微生物,并给予相应治疗。
  当慢阻肺患者出现急性加重时要及时恰当治疗。不要去非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不要听信“药到病除”的谎言。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病情变化时不要在家里自行服药,因为慢阻肺患者体内的病原菌长期与抗菌药接触,耐药率很高,对普通抗感染药物可能无反应;同时,病情变化并非一定是感染,而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