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4-03-11 08:38:08 热度:927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毅新:国产医疗设备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近年来,为推动我国医疗器械事业的发展,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和措施并加大投入,在促进国产医疗器械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性能、低成本的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不断被推向市场,满足了我国医疗卫生建设的需要和临床治疗的需求。其中,有些产品已经可以替代进口。但是,国产大型高端医疗设备的推广应用工作却始终未能实现大的突破,昂贵的进口设备占据了国内各大医院的绝大部分市场,尤其是在三甲医院,这种情况更加明显。
据了解,我国所进口的大型医疗设备价格普遍高于欧美日等原产国50%以上,如同样一台放疗设备,在欧美日等国家的售价多为150万美元,而我国进口的则多在250万美元以上。由于这部分设备的采购多是以政府投入为主,所以,不仅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而且高昂的购置费用使其不可能实现普及。同时,由于进口产品的售后与维修都是由原公司专人实施,一旦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维修延时、耗材供应中断时,设备将面临瘫痪,影响临床使用;另外,其核心技术都是由外国生产公司掌握,作为使用方,我国的医疗诊断、治疗数据和患者医疗档案等信息安全也面临风险。
虽然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了大型医用设备的管理实行配置规划和配置证制度,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产大型医疗器械遭受歧视的状况。从我国国情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来看,决定了高端医疗器械的需求还得立足于国内。另外,不涉足高端市场,国产设备就无法进步和提高,就只能长期被排除在这一市场之外。这种状况如不尽快改变,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就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只能是长期受制于人。
要改善国产医疗器械所面临的窘境,建议国家可放宽配置许可证的申请条件,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的政策应该明确支持国产大型医用设备。例如,购买国产设备可以直接获得配置许可证,或者配置许可证的50%必须颁发给购买国产设备的医院。
原卫生部2012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出,未来8年将推出金额高达4000亿元的七大医疗体系,其中,有1090亿元被明确要求用在县级医院的建设。类似这些国家专项资金应支持国有大型医疗器械设备,同时从政策上支持医院购买国产大型设备。
国家在投入大量的资金促进创新主体研发成功后,应该出台相应配套政策,使得填补国内空白和可以替代进口产品的成果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医药市场。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06
2025-04-26
2025-04-24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