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近6成睡眠障碍由心理因素造成

来源:新华健康 时间:2015-03-20 23:43:20 热度:863

    新华健康3月19日消息 (王坤朔)在睡眠障碍患者中,约有60%是由心理因素(情绪影响)造成的。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睡眠中心主任韩芳在接受新华健康记者专访时表示,“睡眠对人的情绪影响很大,夜晚睡不好会直接导致白天心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
    “睡得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人们不断面临着难以处理的问题,情绪负荷严重,但人们对此认识还不足,今年睡眠日的主题为‘健康心理 良好睡眠’,希望能借此唤醒整个社会对睡眠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韩芳说。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约1/3的人有睡眠障碍,中国有各类睡眠障碍的人更是高达38.2%,高于世界27%的比例。
    据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心理行为科主任李小钧介绍,在睡眠障碍患者中,约有60%是由心理因素(情绪影响)造成的,心理状态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
    韩芳则表示,大量研究与临床实践都证明,睡眠障碍与人的心理障碍、精神疾病互为因果,睡眠不仅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韩芳以发作性睡病举例,该病症有嗜睡、夜间睡眠紊乱、浑身乏力等症状,会使人性格、脾气发生变化,易怒、不愿与人交往甚至有抑郁倾向。据统计,长期失眠是抑郁症的高危因素,失眠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比非失眠患者高3-4倍。
    专家建议平和看待睡眠
    纠正睡眠能促进心理疾病的治疗。“很多心理病好转的第一个表征就是睡眠改善。睡眠好是心理疾病缓解的一个特别重要而且敏感的指标,很多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改善睡眠来治疗。睡眠好既是心理疾病好转的一个征象,也是治疗的一个目标。”韩芳说。
    那么,如何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保证良好睡眠呢?
    韩芳建议,要保持良好心态,遇到比较大的变动或者不如意之时要尽量舒缓。同时,改善睡眠也能改善情绪,两者能够相互促进。
    在睡眠保健卫生方面,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酒、茶、咖啡等影响睡眠的物质的摄入。
    “对待睡眠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对睡眠过分担心,如果没有引起身体不适,也不影响白天的正常生活即可不必过于在意。”韩芳说。如果已经达到睡眠疾病的程度,例如发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要及时寻求专业机构的治疗,应尽早前往正规医院神经科或专业的睡眠中心进行系统的检查和治疗。
    此外,韩芳透露,睡眠障碍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睡眠障碍的可能性越高。“睡眠障碍是个长期慢性问题,一旦发现要从早干预。”韩芳表示。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