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2-07-04 13:17:19 热度:1108
□ 于 涌
心血管疾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危害已波及全球,影响了越来越多人群的健康。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但这却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近些年,在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中的发病率正在逐步上升。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的定义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
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年龄与性别 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当。
血脂异常 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酯(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毫米汞柱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毫米汞柱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吸烟 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
糖尿病 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患者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肥胖症 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
生活方式 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中医如何认识心血管疾病
中医学称心血管疾病多属“胸痹”、“心痛”等范畴。对其症状的描述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内经》中就有记载,谓之为“心病”、“真心痛”。
中医认为气虚血瘀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本质。一方面,各种疾病的发生均会影响气血的正常循环。首先表现为气血失去平衡,脏腑得不到正常涵养,然后才表现为脏腑虚衰,精气神亏耗,最后脏腑功能衰退直至死亡。另一方面,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正气必然受到消耗,由于气虚推动血行无力,更加重了瘀血的阻滞,形成 “虚实夹杂”、“气虚血瘀”的局面。
瘀血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因子,若单纯祛瘀又会伤正,使正气更虚;若单纯补益,对一些老年病愈补逾滞,愈补愈虚。最妥善的方法就是:固本清源,即益气活血。因气行则血行,益气有利于化瘀。从中药分类来看,黄芪是益气的代表药物,丹参、三七是活血的代表药物。包含以上三味中药的芪参益气滴丸就是益气活血中药的代表品种。
芪参益气滴丸是天士力集团研制的治疗心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的国家三类中药新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及国家医疗保险乙类目录产品。芪参益气滴丸是由黄芪、丹参、三七、降香经科学配伍,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精制而成的现代中药滴丸剂型。方中重用黄芪,取其大补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气旺以促津行,行津利尿。诸药合用益气活血,利水消肿,通络止痛,用于气虚血瘀证之胸痹。
已经完成的一项由500名医生历时5年联合攻关的循证医学研究“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研究”于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研究证实对于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芪参益气滴丸达到了与阿司匹林同样的效果。芪参益气滴丸除具有血小板抑制作用外,尚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心肌保护作用。其中黄芪的补气作用体现得最为明显,对于老年心绞痛治疗、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以及心功能不全的治疗均显示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5-14
2025-05-12
2025-05-12
2025-05-10
2025-05-06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