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突发性耳聋常伴眩晕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2-07-05 08:10:07 热度:985

  ●预防感冒可减少发病因素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并在短时间内出现眩晕,也有首先表现为眩晕继而出现听力下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眩晕的程度轻重不一,多数较重,多为旋转性,少数为颠簸、不稳感,大多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眩晕持续时间一般较长,可卧床数日不起,多数精神不振,但眩晕恢复后不再复发。
  突发性耳聋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内耳微循环障碍,一些老年人,特别是合并动脉硬化者,内耳血运极易发生障碍而引起突聋;二是病毒感染。
  目前,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治疗主要是应用血管扩张剂,增加血容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内耳的微循环并适当辅以维生素、激素类及神经营养药物,以及对眩晕呕吐症状的对症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病人如何进行预防与调养呢?
  1.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应在家安心静养,尤应避免接触噪声或过大的声音,保持家庭环境整洁,病人心情舒畅,才有利于疾病恢复。
  2.预防感冒。有一部分突发性耳聋的病人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故预防感冒则可减少一个发病因素。
  3.勿过度劳累,做到起居有时、饮食定量。本病多发于中年人,故中年人更应注意这一点。
  4.情绪稳定,忌暴怒狂喜。因为这些因素均可使人体内神经体液调节失去平衡,造成耳部血循环障碍,发生耳聋伴眩晕。
  另外,还有一种眩晕属于心因性眩晕,即由于心理因素导致患者的眩晕感觉发生。心因性眩晕大多是在忧虑性神经症或抑郁性神经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表现为头晕样发作、昏昏沉沉、视物模糊、注意力不集中、天旋地转、无法保持身体平衡等。
  有关学者认为,心因性头晕是由于患者心理上的障碍导致了大脑皮质对三维空间坐标的传入冲动发生错位,因而产生类似空间坐标紊乱的感受,即感到天旋地转,身体倾斜,无法平衡。心因性眩晕最典型的证据是“高所恐惧”,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可能由于居高处而诱发头晕或眩晕。
  心因性眩晕是一种机能性头晕,一般查不出脑或其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多发生在青壮年,男女均可发病。因此,当中青年感到头晕或眩晕时,应与自己的精神与心理变化相联系,不要认为自己一定是患了“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病,徒增心理压力,形成不良循环,反而加重头晕或眩晕症状。心因性头晕大多无需特殊药物治疗,关键在于自我心理调适,解除焦虑,缓解抑郁,这样才能逐渐使头晕症状消失。
  (作者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眩晕会诊中心领衔专家刘玉和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