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2-08-31 07:50:52 热度:945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情——
高启民 冯 毅
春苗夏令营的小营员们在球场上进行足球比赛。魏红平摄
8月6日,“春苗烧烫伤儿童夏令营”在重庆歌乐山下圆满闭营。来自全国各地的14位烧烫伤患儿,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的医护人员依依惜别。日前,西南医院烧伤所荣获中宣部、总政治部联合授予的“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殊荣。
“春苗烧烫伤儿童夏令营”是国内第一个针对烧烫伤儿童举办的夏令营。开营期间,医院对患儿进行了心理辅导、音乐治疗和励志教育,并请来“抱走一团火、救出一车人”的成都军区某部救火英雄梁强现身说法。十多年前,烧伤面积达85%的战士梁强,就是经西南医院烧伤科紧急抢救脱险的,如今面对孩子们渴求的眼睛,梁强的第一个举动是,“走,我们游泳去!”
要在众人面前暴露伤疤,这需要勇气,梁强率先脱下外衣跳进泳池,并大声说:“孩子们,勇敢些,这辈子没有过不去的坎!即便你身上有伤疤,你依然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和别的孩子一样生活!”梁强的话,给了孩子们莫大鼓励。
“我们请来钢铁战士梁强帮助患儿作康复治疗,就是要让他们学会独立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与困境。”烧伤研究所所长吴军教授称,“烧烫伤患者,除了常规治疗外,更需要康复性的心理支持,战胜自卑、坚强面对。”
作为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军事医学烧伤科”荣誉称号的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技术水平和科研实力已跻身世界一流,面对等身荣誉,如何突破瓶颈?按照医院党委提出的打造研究型医院和培塑红色军医文化的要求,吴军和他的团队将目标瞄准和锁定在创“国际一流烧伤综合救治机构”上,以发展烧伤康复作为提升临床治疗水平的突破口,即改变传统烧伤救治模式,由关注创面治疗、挽救生命到关注患者外观、功能、心理、社会的良好恢复和转换上,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回归家庭社会的完整救治康复方案,以提升国内烧伤医学的整体救治水平。
几经努力,2011年11月,国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烧伤康复中心在西南医院试运行。据调查,在烧伤研究所收治的患者中,1/3以上是儿童。这些孩子又大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缺乏安全教育,受伤后又无医疗费用,甚至遭到遗弃,如最美女军医李晓鲁救助的廖治宇、众人帮扶的小悦悦等。
在医院党委的支持和协调下,烧伤研究所凭借自身品牌信誉,联合重庆市慈善总会,于今年6月30日创立“春苗儿童烧伤基金会”,向社会爱心人士募集到善款300余万元,这对救助贫困烧伤儿童,无疑是雪中送炭,“春苗夏令营”的费用就来自这个基金,这也为践行红色军医文化增添了新内涵。“我理解的红色军医文化,除了姓军为兵、姓军为战外,还要真切体现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情,充分展示一个军队医院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仁济众生的悲悯情怀。”吴军说。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5-03
2025-04-10
2025-04-10
2025-03-27
2025-03-25
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