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AI赋能!2025年服贸会数智医疗有温度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5-09-13 22:19:11  热度:44 播放

  可自助问诊并提供用药建议的“AI诊室”;能捕捉面部微表情的AI心理测评系统;实时监测血糖并进行智能分析的可穿戴设备……走进位于北京首钢园区2号馆的2025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大批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医疗机构上新的创新成果,让观众走近数智医疗新图景。

  中医药科技范儿十足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展台,不少观众排起长队,体验首展设备——治疗紧张型头痛的小型化经络调理机器人一体机。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张路现场为大家演示操作方法:在屏幕上点击“开始识别”,机械臂便精准定位头部穴位,循着预设路线开展调理按摩。

  “比起人手操作,机器治疗的稳定性更强,还能融合力、热、磁等多物理场协同刺激,疗效更可控、更持久。”张路说。

  为塑造中医药的“智慧大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广医?岐智”大模型项目在中医药健康产业国际智库论坛上正式发布。展区内,搭载这一大模型的“AI问诊”全流程体验平台格外吸睛——从导诊、预诊,到问诊、随访,大模型可提供高效的自助就诊体验。

20250913282cdd8d26f7412fb99f895714fa5992_b9881c5f398d442d8e509d7e86af2a91.jpg

观众正在体验AI自助诊室。新华社记者余佩璇 摄

  漫步展区,中医药与科技的融合处处可见:中医数智化四诊仪结合临床经验数据,10分钟内生成个性化体质报告;百年老字号同仁堂的新品“龈养素”牙膏,将现代萃取技术与经典中药成分相结合,为解决口腔健康问题提供了新方案……科技感十足的“新玩法”让传统中医药焕发新活力。

  医工融合提供新方案

  “我们研发的微波水刀具身智能新型手术机器人不仅兼具止血效率高、灵活转弯的功能,解决了腔镜机器人的共同痛点,还可通过独特参数AI建模实现高精度术中实时‘导航’,大大提升肿瘤切除的精准度。”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陈永兵在展台前的介绍吸引了许多现场观众。

  运动医学手术机器人以亚毫米级精度准确钻取关节;AI导管塑形机器人基于患者影像数据完成全自动化的导管塑形操作……服贸会上,一批手术机器人惊喜亮相,彰显医工融合的新趋势。

  已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落地应用的AI视觉重症监护预警系统,通过视觉终端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护、远程查房,既能实现对非计划拔管、坠床等不良事件的早期预警,还可以根据时间线回顾患者病程数据进行智能决策。屏幕上实时跳动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影像、各项医疗设备数据,暗藏着守护生命的“大智慧”。

20250913282cdd8d26f7412fb99f895714fa5992_5057b74156204c97a45a611f0fcfc857.jpg

现场工作人员操作演示AI视觉重症监护预警系统。新华社记者刘祯 摄

  从手术台上解放医生的“双手”,到术后康复守护患者的“全身”,基于AI的医工融合产品正为临床患者提供越来越多新方案。

  儿童健康再添新卫士

  今年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的“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三年行动开局之年。服贸会上,一系列智能解决方案展示出科技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的强大力量。

  “基层眼保健筛查设备不足,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很难满足低龄儿童的眼健康筛查需求。”北京儿童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施维拿起轻巧的智能眼底照相机,对着人眼一扫,不到一秒,屏幕就清晰显示出眼底图像。施维介绍,借助AI算法自动分析判读,帮助基层医生快速获取专业判断,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眼健康筛查服务。

  展台另一侧,一个眨着大眼睛的机器人憨态可掬。对着它说说话、闯几关小游戏,就能根据测试结果和表情语音等数据辅助完成高功能孤独症的早期筛查。

20250913282cdd8d26f7412fb99f895714fa5992_dc1a50162fc74a1baa970ac1fffb4ef1.jpg

小朋友正在和陪伴型机器人互动。新华社记者刘祯 摄

  这台陪伴型机器人覆盖了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从早筛到康复的全过程服务,通过语音、表情、动作等方式与儿童互动,患儿在家即可开展评估训练,提升社交认知能力。

  “希望有更多‘星星的孩子’在科技的温度中,走出孤独、回归校园、融入社会。”北京儿童医院党委书记张国君说。(记者:刘祯、顾天成、余佩璇)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