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8-11 12:59:42 热度:1187
●本报记者 宁艳阳 特约记者 徐雅金
近日,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局地日最高气温超过40℃。气象部门预计,8月上旬,江淮流域等地大范围、长时间的酷热天气仍将持续。
当前正值秋收作物生长关键期,农民们还顶着烈日酣战在田间地头。酷热天气导致中暑的农村居民急剧增加,乡村医生接诊人数飙升。面对高温“烤验”,乡村医生是怎样应对的呢?为此,记者采访了江苏、江西和安徽等地的乡村医生。
江苏苏州
提早开门+应急培训
7月30日上午10点半,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区花桥镇积善社区卫生服务站,60岁的绿化工人老张脸色苍白地坐着,时不时还干呕几声。就在刚才,他还在马路上的绿化带里修剪花草,一阵眩晕过后突然感到恶心、想吐,便赶紧来到服务站治疗。经过诊断,医生确诊老张中暑了,进行了对症治疗,静脉滴注庆大霉素和氯化钾注射液后,老张头晕、恶心、呕吐的症状得到了缓解。临走前,医生告诉老张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并发给他一本《夏季防暑健教处方》。
积善社区卫生服务站由4个村卫生室合并而成。进入7月以来,服务站的村医们每天都会接诊多个类似老张的中暑患者。在平常,该卫生服务站的日就诊量只有80人次左右,现在就诊量超过120人次。增加的就诊者大都是中暑患者或由中暑引起的胃肠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很多年老体弱的人也因高温天气出现了慢性疾病的反复。
陈晓琴原本是花桥镇天福村卫生室的医生,由于村卫生室的撤并,现在她和其他几个乡村医生一起在新建的积善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陈晓琴告诉记者,因为就诊人数急剧增长,她的工作量几乎翻了一番,以前上班时间是早上7点半,但现在提前了一个小时。陈晓琴说:“幸亏当了20多年村医,诊治过很多中暑患者,不然现在还真是措手不及呢。”
随着高温预警的发布,昆山区的暑病防治也进入应急状态,昆山区花桥人民医院曹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月26日、31日连续两次组织辖区内所有乡村医生,进行高温中暑防御和卫生防疫技能培训,还向各村卫生室发放了数百本《夏季防病应急常识——中暑人员急救手册》、《夏季防暑健教处方》。积善社区卫生服务站也按照中心要求,积极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中暑急救技能培训,及时更换健教宣传栏内容,主动向村民和患者宣传防暑降温措施,并发放《夏季防暑健教处方》。
江西丰城
预备药品+温馨提示
8月2日早晨,江西省丰城市筱塘乡嵊山卫生所,60多岁的刘大爷头上正敷着冷毛巾,躺在观察室休息。半小时前,他在自家建房子的工地上忙碌时忽然觉得头晕、浑身无力,并伴有呕吐。到卫生所后,村医傅晓薇检查其为中暑,先用冷毛巾给他物理降温,然后再让其服用藿香正气水和人丹,最后注射氯化钾补充水分。傅晓薇交代他今后在工地上干活前应先喝藿香正气水或十滴水,以预防中暑,干活过程中一定要多喝些淡盐水。
傅晓薇根据这段时间的门诊情况预计,当日因为中暑而来的人还得有四五个。“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不光中暑的人多,来卫生所购买防暑降温药品的村民也越来越多。我特地准备了几十盒藿香正气水、人丹、十滴水、风油精、清凉油等传统防暑解暑药品,以备大家使用。”
进入三伏天以来,江西省连续出现高温天,炎热天气导致卫生所看病的人数激增,其中多是中暑或感冒发烧、胃肠道疾病患者。
为了避免更多的村民中暑,嵊山卫生所的外墙上挂着一块小黑板,傅晓蔚用粉笔写下了预防中暑的温馨提示:日照最强烈的上午10时至下午4时避免外出;高温下工作时间每天不要超过8小时;保持室内通风,降低室温;降低劳动强度,尽量多补充淡盐水或含盐饮料。
安徽合肥
健康宣教+精心指导
持续的高温、闷热带来了激增的暑热病患者,很多村医都奋战在防暑降温第一线。此时,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的村医却还有一丝闲暇。梁园镇中心卫生院工作人员肖巍告诉记者,梁园镇的暑热病患者与往年同期相比,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村医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都是正常的。肖巍骄傲地说:“这都得益于我们平时的健康教育。”
梁园镇中心卫生院每月举行一次辖区内村卫生室例会,布置下一阶段任务,其中健康宣教就是一个重要部分。在今年6月初举行的例会上,中心卫生院同往年一样,早早地就将防暑降温纳入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并指导村医因地制宜,就近就便地制定防暑方案。例如下地劳作分时段,高温天气喷洒农药防中暑,多喝绿豆汤,常备仁丹和十滴水等防暑药品等。
镇上的村医在平时接诊、随诊过程中,就将这些方法向村民宣传,让村民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减少暑热病的发生。此外,中心卫生院还编写了防暑降温的健康处方,通过村医发给村民。
“我们这边的村医都会说一句口头禅‘多讲一句话,挽救一条命’。健教做好了,做到位了,村民的健康意识提高了,就自然减少了疾病的发生。”肖巍说。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7-29
2025-07-27
2025-07-21
2025-07-16
2025-07-06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