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8-21 11:59:48 热度:976
王秋华
“晚期癌”,一个冰冷的医学名词,在很多人眼里与死亡几乎是同义词。而《刘亚娴中医证治晚期癌略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出版让束手无策的医者眼前一亮,也给“晚期癌”患者一丝生的希望。
出生于中医世家的刘亚娴教授是河北省乃至全国最早的中医学硕士。作为一位疑难病特别是癌症治疗方面的专家,她挽危为安的高超医术让众多患者及家属都深为叹服。然而,对于晚期癌的治疗,她最常说的却是,“维持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成功,不要强求癌肿的缩小或消失,养精蓄锐,缓图胜于速决。”这种看似保守,甚至“悲观”的思维方式,却延长甚至挽救了众多在生死边缘痛苦挣扎的生命。而她是如何做到的呢?用刘教授自己的话说就是:坚持中医理论指导,坚持辨证论治!这看似没有任何“新意”的治疗法则,却成就了无数生命的奇迹。
该书记述了这样一个病例,病人确诊为鼻咽部浆细胞肉瘤,后骨转移。自确诊后带瘤生存13年,其中骨转移后单纯中药治疗,生存5年,生活质量良好,最终由于突发心脑血管意外而死亡,并未因癌症死亡。刘教授在该病例的结语中这样说,“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在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认识到这一点十分重要,可使医患同时克服急躁心理,持之以恒,不强求癌瘤的缩小与消失,尽量避免治疗中人与癌肿玉石俱焚,不以单纯的癌肿消失与否论成败。”
纵观全书只涉及6种癌症的晚期治疗,每种癌症也只介绍一两则医案以供同道参考。从医案列举方面来说,这不算很多,但也正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正如刘教授在书的序言中介绍的那样,“略举数例进行说明,这是因为,其一,考虑到若病种重复,治疗体会难免雷同,因而本书例虽‘略’而资料翔实、完整。其二,写作用意,重点不在统计分析治疗之例数,而在于以‘例’析之,以‘例’议之,例虽‘略’而析、议不厌其‘详’。”
翻看此书,的确能看出刘教授对每个病案的撰写都是煞费苦心的。病人的住院号、每一诊次的确切时间、主诉、诊察记录、辨证分析、治法、处方等一一详述。难能可贵的是,刘教授在每个医案后面还附有“诊余漫谈”、“临证心悟”两个板块,将其治疗感悟、治疗方法的完善过程,以及治疗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治疗中不妥之处的反思等毫无保留地记录其中。对于中医后学者而言,读这样一本书,不仅能体会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所在,还能从中体悟到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4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