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8-21 12:01:30 热度:965
苑嗣文
心脏成像与心脏疾病诊治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引进版权的《重温心脏解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书里,对这一关系有着颇为直观的呈现。
近20年来,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这其中,现代成像工具的作用非同小可。核医学、超声心动图(包括经食管超声、血管内超声及心内超声)及心脏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方法提供的诊断及预后方面的信息愈来愈详尽、可靠,使得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有了准确的解剖信息为指导,而复杂冠状动脉疾病及结构性心脏病的成功介入治疗及一些电生理操作更离不开影像学的支持。
除了传统的成像技术以外,心脏及心血管系统的高分辨率多排CT亦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二维及三维重组技术可对心脏进行的“虚拟解剖”,让医生进入一个多姿多彩、活灵活现的解剖世界。实际上,活体成像较之尸体解剖分析,提供的解剖信息通常更加真实、准确。可以说,CT使心脏解剖的学习变得相对简单,理解也更深。通过心脏的三维重组技术,医生还可以“把玩”活体心脏,展示复杂的结构。
由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陈良华主任医师主译的《重温心脏解剖》,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心脏解剖,通过精心挑选图片,并对临床相关的基础解剖概念配以文字解释,为读者提供了高质量的活体解剖资料。“在批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是该书最大的亮点。著名解剖学大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钟士镇教授欣然为该书作序,认为该书将古老的心脏解剖学与新技术和治病救人的临床专科结合,“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日新”。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5-15
2025-05-15
2025-05-14
2025-05-13
2025-05-13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