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10-11 21:55:01 热度:869
本报讯 海南省槟榔药用价值研究日前取得了新进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专家研究发现,槟榔不仅在驱虫、保护胃肠上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槟榔中所有酚类化合物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胃癌、肝癌的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生长抑制活性。
自古以来,槟榔多为中医临床治疗各种虫积、饮食停滞所应用,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生物碱(含量0.3%~0.6%)、脂肪(约14%)、缩合鞣质(约15%)及槟榔红色素等。热科院南药专家庞玉新、王祝年主编的《海南岛天然抗癌本草图鉴》,就曾研究收录了海南省200种天然抗癌本草,其中槟榔、益智、砂仁等均为海南岛重要的抗癌药材资源。
最近,热科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戴好富及其研究生张兴完成的“槟榔酚类成分及其生理活性的研究”,把从槟榔中分离出的聚酚化合物NPF-86IA、NPE-86IIB给小鼠腹腔注射,发现对移植性艾氏腹水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发现槟榔与其他中药一起形成的配方,可以对肝癌、食管癌、胃癌、直肠癌等起到抗癌作用。
热科院专家还发现,槟榔中所含的鞣质,可抗细菌、真菌和病毒,有效抑制其生长;酚类物质可抗老化,能明显抑制皮肤组织的老化和皮肤的炎症反应;槟榔果实及其提取物具有制备抗艾滋病药物的潜力。而以槟榔碱为先导的新型莨菪类化合物具有促智作用,作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对于近日出现的嚼食槟榔会致癌的争议,热科院品质所副所长、研究员王祝年表示:“过度嚼食槟榔肯定会损伤口腔黏膜,但是否会增加患癌几率,还属于学术探讨阶段。但少量嚼食可以起到驱虫、固齿作用,同时增加肠蠕动,使消化液分泌旺盛,增加食欲,并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对人体是有益处的。”
“其实,大宗药品大腹皮就是槟榔的干燥果皮,又名槟榔衣。目前国内的需求量很大,但几乎都是从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口。”热科院南药资源研究与开发中心副研究员庞玉新认为,海南槟榔产业应该多条腿走路,在发展食用槟榔的同时,也要发展药用槟榔。
(况昌勋 田婉莹)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5-10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5
2025-05-04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