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患者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4-02-12 09:47:32 热度:713

本报记者 李洋

  “多少次路过肿瘤医院,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和这家医院有什么关系。面对突然查出的癌症,真是晴天霹雳,不知所措。我们的生命本没有交集,但上天让我们在这里交汇。我对于你那么陌生,你对于我未曾相识。我将未来放在你眼中,你把鼓励送进我心中。”这是1月22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一次医患交流活动中,医生和患者一起朗读的诗歌,它形象地道出了医患关系最初是如何开始的。
  对医生说一句“感谢”
  1月22日下午,十几名北京抗癌乐园的癌症康复者,来到医科院肿瘤医院,想对当年救治自己的医生说声感谢。为了这句感谢,很多人等了十几年。李女士是一位晚期乳腺癌康复者。9年后,当她神采奕奕地见到当年的主治医生迟大夫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说:“迟大夫,感谢您让我多活了9年,我活的很好,很知足!”面对这样的肯定,迟大夫有些哽咽,质朴地说:“我希望所有的病人都能向她学习,都能好起来。”李女士告诉记者,当年是迟大夫天天鼓励她,才让她建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
  这一刻,医患之间是满满的温情。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付凤环对记者说,其实医患关系没有那么悲观,我们有信心把它变得更好。“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人文关怀不可或缺。对肿瘤患者来说,人文关怀更为重要。”
  全力解决患者所需
  付凤环曾经问一位患者:“在医院你最害怕什么?”患者回答,当她被绿色的被单包裹着,孤零零地躺在手术等候区的时候最害怕。那时,她身边没有亲人,只有忙碌穿梭的医生和冰冷的器械,心里充满对手术的恐惧。听到这个反馈后不久,医院就在手术等候区安装了电视,给每个患者配备了耳机,让他们在等候期间观看轻松幽默的短剧和风景片。很多患者说:“看着这个我就不紧张了。”
  “患者需要什么,就做什么,这是我们最朴素的想法。”付凤环告诉记者,2008年肿瘤医院率先开始提供导医服务,“初衷很简单,当我们看到从全国各地焦急赶来的患者,站在偌大的门诊大厅,又不知道该挂哪个科时,他们肯定希望有人帮帮他。”后来,医院发现康复者的劝慰对患者作用更大,便开始组织康复交流活动,让患者和康复者说说心里话,这对于他们坚持治疗和康复有很好的作用。
  理解是人文关怀的基础
  2012年8月,医院成立了患者服务中心,“全力关心病友”是他们的宗旨。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共同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支持、科普知识宣教、抗癌康复交流、就诊流程指导等服务。在这里,记者看到很多方便患者的设施,轮椅、暖水壶、消毒纱布……事无巨细。
  “轮椅都是我们医务人员自己捐的,上面刻着科室或捐献者的名字,患者随时可以借用。”付凤环说,医院还会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当志愿者,比如早上7点去导医台导医。“当医生更多地了解了患者的苦衷和不容易后,日常出诊过程中自然就会多一些体谅和宽容。当医生和患者开始互相理解和包容时,和谐的医患关系才得以开始。”▲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