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4-02-12 15:35:30 热度:952
本报记者 陈容焕
陆德铭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第二批、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是治疗乳腺病的中医专家,对乳房病、痈疽、皮肤病、毒蛇咬伤、急腹症等疾病的治疗积有丰富的经验,并有不少建树。
虽年过七旬,陆德铭依然坚持临床,为病人号脉、处方。他说:“为病人看病,解决他们的病痛,是我最开心的事”。他还给自己订了“三个规矩”:一是早到半小时,为学校系统职工看病;二是晚走半小时,为外地病人、路远病人、行动不便的病人看病;三是每周一为郊区病人看病。这3个规矩,他已坚持了10余年。
提早半小时
为帮助和解决本系统职工排长队就诊的烦恼,陆德铭承诺对本系统人员看病给予优惠待遇,即每次门诊他自己提早半小时来,给内部人员先看病。这一优惠政策给本单位职工带来方便,减少了大家排队等候的时间。
数名患者一直享受着陆德铭给予内部人员看病的优惠待遇,大家说,陆德铭不仅医术好,而且医德好。在陆德铭处看病,挂的一直都是普通门诊号,享受的却是特需门诊待遇,他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尽量为患者节省费用。
晚走半小时
始终视患者的利益高于一切。许多病人都是经朋友介绍慕名而来的,有的病人赶来时已过了门诊时间,有的是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面对这些困难的患者,他经常因增加就诊人数而顾不上吃饭,午饭时间经常推迟到1点左右。他常说:“病人生病了,在身体上、经济上已经承担了很大的压力,我们做医生的,要理解他们。”对于外地来沪的就诊病人,陆德铭总是让他们在第一时间能够看上病,尽量使外地病人不在上海为了等候治疗而留宿。
曾有一位乳腺癌晚期骨转移的患者,在外院已放化疗很长时间,病情不见好转,已不能行走,家里钱也花完了。后经他人介绍,抬着病人慕名前来看陆德铭的门诊。陆德铭了解病人的情况后,一面安慰病人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另一面承诺病人不收专家门诊费为其看病。在以后的日子里,陆德铭就坚持为其治疗,至今已6年多了。病人病情逐渐得到控制,身体也恢复得较好,现在病人已能自己来看病了。
每周去郊区义诊
陆德铭从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后,曾在奉贤的奉城医院工作了10余年,与当地的农民朋友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方便当地百姓看病,陆德铭在退离领导岗位后,继续坚持到偏离市区的奉贤洪庙卫生院和奉贤福利院为当地的农民和孤老看病、检查。每周一次,风雨无阻,不收专家挂号费。尽管当时卫生院福利院条件非常恶劣,冬寒夏暑,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每次就诊人数近百。无论是认识或不认识的患者,陆德铭都视他们为自己的亲人、朋友,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对于患者以各种方式向他表达的心意,陆教授总是婉言谢绝。
陆德铭几十年如一日待患如亲,以一颗赤诚之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实践着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诠释着“白衣天使”这个称号的真谛。他以精湛的医术赢得无数病人的信赖,以高尚的医德,让患者心存感激。而今他又将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和带教年轻一代医生上,在他的工作室内,经常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疑难病例的讨论,大家一起分析病情,研究治疗方案及对策,使科室业务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普遍得到提高,他无私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发挥了传、帮、带作用。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5-03
2025-04-10
2025-04-10
2025-03-27
2025-03-25
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