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制止暴力伤医事件“紧急”在哪儿?

来源:新京报 时间:2014-03-08 11:06:21 热度:750

  ■ 社论
  医院管理方在医患冲突出现苗头时应及时介入调解,在发生医护人员受威胁时及时向警方求助,当出现医护人员被挟制、伤害时,坚定为他们维权,而不能心存怕事心理,把医护人员推到冲突的最前端。
  关注“全国两会”系列评论之五
  据报道,近来,暴力伤医事件屡屡发生,南京护士被打致瘫痪,广东潮州上百人“押医”讨说法,北京协和医院两护士因拒绝给病人加号被打伤……全国政协医卫界别90位委员日前联名递交“紧急提案”,建议将医疗机构列为公共场所进行安保,严厉处置伤医行为。
  暴力伤医一而再发生,令人触目惊心的冲突,鲜血淋漓的受害者,不仅让医护人员的安全感降到冰点,也让整个社会为之忧虑。这种情势都在加剧有关方面处置类似恶性事件的紧迫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化解暴力伤医事件?政协委员的“紧急提案”,必须要有个紧迫的回答。
  据悉,90位委员提案的核心就是希望将医疗机构明确列入公共场所进行管理,让“公安成为医院治安的主体”。医院具有不特定的多数人可随时出入、停留的特征,尤其是眼下,许多大中型医院公共区域人流量庞大,成为纠纷冲突的高发区,因此,将医疗机构纳入公共场所进行管理,确有其合理性。
  医疗机构纳入公共场所进行管理,一方面能够强化警方的治安管理责任。在医患纠纷出现端倪时,警方及时在场,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医院安保人员,在发现可疑人员,或在患者或其家属可能出现情绪失控时,无权对他人采取强制措施,而警察则有这方面的执法权力。另外,警方加强对医院的巡逻,这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震慑针对医护人员的暴力行为。
  另一方面,医院如果明确为公共场所,那么对于“医闹”、“伤医”等过激行为,不但可以进行治安处罚,严重者,还可以按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进行刑事追究。这无疑能提升打击暴力伤医力度,更有利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
  不过,仅仅强调医疗机构的公共场所属性,并立足于强化治安管理,这仍然不够,要真正还医院一片安宁,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例如,医院薄弱的安保设施继续改善。许多伤医案件中,犯案者可以携带凶器,随意进入医院,而在美国,不少医院都在医院大门装备金属探测器,以避免凶器入内。这样的经验无疑值得我们借鉴。另外,有必要学习国外,在一些重点部位设置报警钮、紧急员工避险房间等。根据国内的情况,如大中型住院部护士岗,耳鼻喉门诊部等,可考虑设置。
  再如,作为医院管理方,在医患冲突出现苗头时应及时介入调解,在发生医护人员受威胁时及时向警方求助,当出现医护人员被挟制、伤害时,坚定为他们维权,而不能心存怕事心理,把医护人员推到冲突的最前端。此外,医院应当检讨管理的各种环节,多听取一线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意见,改善医疗服务,对于可能引起争议和冲突的管理环节,尽快作出改进,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的几率。
  暴力伤医,固然要在事后严厉追究,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事前防范。医护人员的血已经流得够多了,我们绝不能再让这样的悲剧继续上演。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