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飘动的粉红色大褂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4-05-28 21:58:32 热度:836

——记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乡村医生颜红艳

本报记者 何君林 通讯员 黄云生

颜红艳(左一)在敬老院为孤寡老人免费诊疗

  她总是身穿粉红色大褂,因为她认为通常标志性的白大褂会让人紧张,她是乡村里的“120”,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村民有需要,她都会随叫随到,于是,粉红色大褂便经常飘动在村头院落,成了乡村最美的风景线。
  她多次被表彰为县镇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妇女干部和先进医务工作者,2010年荣获县“三八红旗手”和“最美乡村医生”荣誉称号,2013年元月荣获湖南省“白求恩”奖,2014年5月成为湖南省株洲市“感动株洲十大人物”之一。
  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思聪乡思聪村,提到乡村医生颜红艳,村民们喜欢说同一句话:她是农民的好女儿,健康的守护神。
  扎根乡村为乡亲
  1991年,19岁的颜红艳从茶陵卫校毕业后,本来可以留在城里。当时郴州一老干所门诊部就曾向她发出邀请,但她偏偏放弃了这样的机会,因为她想回自己的老家思聪村。用她的话,“村里条件较差,待遇较低,留不住人。但乡亲们患病后需要有人医治,他们需要医生,如果我不回去,就没人干这事了。”
  愿望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虽然事先有心理准备,但回到思聪村卫生室,眼前的情形还是令颜红艳有些心酸。当时的卫生室只有两间破瓦房,设施非常简陋,要啥缺啥。没有条件只能自己创造条件,来一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她借来2000元钱添置药物,并将两间破瓦房布置成诊疗室。没有书桌,就用饭桌代替;没有药柜,就从家里搬来碗柜……总之,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凭着自己的一股子拼劲,硬把一个“烂摊子”收拾归整成有模有样的卫生室,虽然依然简陋,但不失干净整洁。
  颜红艳很清楚,治病救人最重要的不是外部硬件环境如何,关键取决于医者的医术水平。从走上村医工作岗位那一天起,她就坚信“自己的医术高一点,患者的痛苦就会少一点”。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她把不断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作为头等大事。
  这些年来,她常向老前辈、老专家请教各类疑难杂症的诊治方法,并不断从书本报纸中汲取丰富的专业知识。事实上,从她还在卫校读书开始,就一直坚持自费订阅数十种医学报纸刊物,并坚持写读书笔记。同时,她还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业务培训,每一次培训学习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取得结业证。长期的学习实践,使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终成为一名医术过硬的乡村医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农村群众对中医药的偏爱,她不仅自学中医,主动向一些老中医请教取经,还在卫生室积极开展中医药治疗。她不仅在卫生室专门设立了中药专柜,购进一些中医器械以及中草药、中成药、中药饮片,还施行针炙、刮痧、火罐、理疗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又便宜又有效,深受村民欢迎。当地群众都说:颜医生硬是水平高,中医西医都难不倒她。
  24小时随叫随到
  “医生是什么?医生就如同消防员,救生命于水火,不敢有丝毫懈怠,也没有条件可讲。”从医23年来,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颜红艳都没有耽误过一次出诊。她的手机24小时开着,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色,只要有患者求助,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积极进行治疗施救。
  邻村村民王元生长期患有哮喘病,有一次发病时就连县里的医院都不敢接收,要其家属准备好后事。无奈之下,其家人找到颜红艳。当时旁人都劝颜红艳不要去,告诫她搞得不好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名声,还可能引起医疗官司。但病情就是命令,颜红艳没听任何人的劝阻,凭着医者的一颗“治病救人”之心,毅然去为王元生进行治疗,没想到这次治疗竟然奇迹般地帮助他度过了危险。随后颜红艳一直坚持为他治疗,随喊随到,从不收诊费,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
  1997年5月的一个夜晚,天上正下着瓢泼大雨,村民张金娥即将临产。由于张金娥家离医院较远,加上雨势凶猛,外面又漆黑一团,只能派人上门求助于颜红艳。而那时的颜红艳自己还分娩不到1个月,还在“坐月子”,身体的虚弱可想而知。但产妇那里可是有两条生命啊!没有丝毫犹豫,在家人的护送下,颜红艳冒雨淌过齐膝深的污泥浊水,赶到产妇张金娥家。最后,在她的帮助下,张金娥化险为夷。
  家里人都说,这些年来,只要听说有病人需要救治,颜红艳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只想到往病人面前跑。村民们也说,只要生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颜医生,都把她当成了村里的“120”。“服务乡邻,救人于水火,这比什么都让我感觉到幸福。”这就是颜红艳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有钱无钱照样治
  谭茹兰是相邻左垅村的五保户,患心脏病、糖尿病、甲亢十多年,需常年用药。颜红艳考虑到她经济困难,完全免费。但半年后,谭茹兰再也不来了。上门询问得知,原来是谭茹兰觉得自己半年没花一分钱,不好意思来了。颜红艳劝慰老人还是要去卫生室检查拿药治疗,以后也不免费了。于是,老人又开始到卫生室诊疗。不过,每次颜红艳都只是象征性的收些药费,这十几年来,共为谭茹兰减免药费近2万元。
  如今,谭茹兰逢人就夸颜红艳,说她像自己的亲人那样细心体贴。事实上,把病人当亲人对待,是颜红艳从选择当医生那天起就给自己立下的誓言。她常常告诫自己,要做一个称职的乡村医生,既要有良好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要时刻怀着一颗“仁心”对待病人,想病人看想,忧病人所忧,急病人所急。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颜红艳很清楚当地大多数村民都不富裕,看病并不那么轻松。为此,她在诊所里积极实施减、缓、免的收费规定:对经济困难的村民减免医药费,只收取成本费;一时没钱的患者可先取药治病,待有钱再交费;对于特困群众直接免费治疗。而且,从1999年起,每年的老年节,她都要对乡敬老院人员实行免费咨询、体检、监测,发放药品和保健品,十几年来为敬老院孤寡老人免费体检达1000余人次。从2007年开始,她又在卫生室免费为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提供尼群地平、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日需降压药物。
  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她不但为村民减免药费,还自掏腰包从北京和长沙请来专家到卫生室坐堂,为村民免费检查治疗,并邀请周边的乡村医生前来观摩学习。至今,已有近千人次的村民在她的卫生室接受了来自大医院专家的免费诊治。村民们纷纷感慨说:这都是托颜医生的福啊!是她让我们在家门口不花一分钱就享受到了大专家的诊治。
  光阴荏苒,曾经的小姑娘已经变成中年妇女,曾经又破又烂的小小“卫生室”已经变成3层楼的规范化村卫生室……虽然青春不再,但颜红艳服务乡邻的心依然那么炽热,粉红色大褂依然那么靓丽耀眼,用她的话说:“我已经在这里坚守了23年,还将继续坚守下去,因为乡亲们还需要我。”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