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与埃博拉“交锋”的日日夜夜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4-09-18 22:52:10 热度:979

本报记者 王君平

  2012年,作为我国第二十三批援助几内亚医疗队队员,安贞医院副院长孔晴宇、普外科医生曹广执行了为期两年的援非任务。8月29日,遭遇过埃博拉的他们,完成两年的援非任务返回祖国。目前,他们已经结束了自我监测,隔离进入尾声。
  他们与埃博拉经历了怎样的“交锋”?在援非工作中有怎样的收获?近日,孔晴宇和曹广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记者:您在非洲为防治埃博拉做了哪些工作?
  孔晴宇:在每个工作日的早晨,中几友好医院都由院领导主持全院科主任、护士长和各科医生共同召开交班会。3月24日,当地政府宣布几内亚已经确诊有埃博拉病毒感染。在次日的交班会上,我便要求全院轮流消毒病房,工作人员戴口罩、手套,医用垃圾分类处理。
  记者:因为埃博拉而隔离的日子,生活是怎样的?
  曹广:截至4月14日,我经历了21天的隔离生活。隔离期间,平时的生活节奏和习惯也随着隔离而完全改变:早晚没人的时候才会出来走走,锻炼身体;体温表不离手,每天早晚都汇报一次体温;医院给我们配备的维生素,平时我连看都不看,隔离期间却规定自己必须按时吃下,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因为担心自己的身体,那段时间总会回想和病人接触时的细节。给病人查体,有没有戴手套和口罩?低头看病人的瞳孔时,鼻子是否接触过病人?当时病人有没有打喷嚏?
  那阵子,我的父母在北京时间早上5点、科纳克里时间晚上9点时,会准时守在电脑前听我汇报体温。哪怕我晚报了一分钟,都会让他们心神不宁。等到我相对安全的那一天,爱人才跟10岁的儿子说了我的事,儿子听了哭着让妈妈快点打开电脑,看看我到底有没有生病。
  记者:您如何评价中外医生在非洲防治埃博拉的表现?   
  曹广:埃博拉疫情开始不久,美国、日本等国的医疗队纷纷撤离,中国医疗队没撤离,中资机构也没动。除了向西非三国提供大量医疗物资,还增派了医疗队和专业防疫队员。中国医疗队的表现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孔晴宇:经历过非典等传染病疫情的考验,中国医生对于恶性传染病警惕性高、知识丰富。在此期间,没有一个华人患埃博拉,医疗队一直没有撤离,提振了信心。
  记者:预防埃博拉,您有何建议?
  曹广:埃博拉通过接触传播,只要不是密切接触,日常动作不会引起传染。目前我国要做好相关防治知识的普及,让公众了解埃博拉。经历过非典,我们应该能够应对埃博拉。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