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埃博拉促礼仪变革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4-09-21 11:45:36 热度:724

王立祥

    自全球SARS疫情之后,今日肆虐的埃博拉再次绷紧了世人的神经。有鉴于目前无治疗这种酷似“如意”外观形状的病毒特效药物,而让世人“如意”的疫苗接种尚需时日,降低埃博拉感染唯一有效的措施就是切断埃博拉病毒传播途径。
    据世卫组织相关资料表明,西非当地盛行的为死者表示尊敬和思念的礼仪,如为逝者擦洗并拥抱、亲吻过世亲属、亲密接触等均已被证实为埃博拉病毒确切的传播媒介,有近60%的埃博拉感染者就是通过葬礼接触性传播的。在西非人民阻击埃博拉的这场生死攸关的生命保卫战过程中,广大民众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预防传染性疾病与日常社交礼仪密切相关,其中就包括世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见面礼仪——握手。从某种意义上说,握手是接触传播病菌微生物的重要媒介。
    社交礼仪是随着人类社会活动开始而应运而生的,握手这一社交礼仪最早源于西方,现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最常用的见面礼仪。对于握手能传播疾病,人们认识并不深刻。事实上,手部尤其手掌汗腺最为发达,一双未清洗的手上含有80万个病菌,一克指甲垢里隐藏有38亿个病菌,平均每只手上携带150种病菌,是传播流感、感冒和传染性肠胃等疾病的主要媒介。当前的埃博拉病毒已被证实广泛存在于患者包括汗液在内的体液中,极易通过握手而传播。
    由此,我们不由得怀恋起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拱手礼。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国人传统的见面礼仪比西洋人的卫生,因为中国人是“握”自己的手(拱手),不必去握别人的手。如果说握手是洋为中用的话,从现代科学和文明的角度考量,我们是否可以古为今用,让拱手取代握手呢?
    (作者为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