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发展养老产业关键靠企业创新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4-10-09 19:36:05 热度:818

楚 言

  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的开幕,预示着国内业界对养老产业的前景抱有充足的信心和投入的动力。
  据媒体报道,北京最火的养老院,竟要排队100年才能入住;有的城市养老院床位费则高达数十万元。这些数据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当前优质养老资源的匮乏,另一方面又说明养老产业潜力巨大。
  在养老产业链条的建设上,企业是当仁不让的主体。投身养老产业,既是相关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又是体现社会责任的载体,可谓义利兼顾。有眼光的企业,已经在布局了。比如,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养老院床位数是21.5张,供小于求的矛盾是不争的事实。而保利地产广州天悦项目在养老机构的设置安排上,就为解决这个矛盾做出了一些探索——目前的200多个床位,解决了部分老人的养老需求,可以辐射周边的社区和街道,这是保利地产在社区运营养老机构、养老公寓的意义所在。
  其实,我们本不该为养老问题所烦恼。养儿防老是我们的传统,但是社会生态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养老模式已经渐行渐远。比如,“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让这个本该是人之常情的事情竟要用法律的条文所约定。
  不可否认,这种情况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流动性增强密切相关。孩子到大城市奋斗打拼,没法和远在老家的父母住在一起。
  这种两难,是社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不适,只是阶段性的现象,一旦我们建立起政府主导、企业推动、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链条,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具体的探索,还是需要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次老龄产业博览会上,我们就欣然看到企业的许多探索和创新。比如养老地产方面,虽然存在一些乱象,但是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企业,正在让这个板块走出概念化,走出拿地圈钱的低层次路径。
  比如,有人说,子女与老人的住处最好是“一碗面的距离”,也就是说,从子女家中给老人送去一碗面,面汤送到老人手上还是热的。这是亲情关怀的温度,更是养老地产规划设计的尺度。
  “一碗面的距离”并不遥远,是市场的需求,也是企业的商机。在新一轮养老地产的热潮中,不少地方业已推出跨代社区、社区跨代混居配建等养老模式。不少企业也在推出适老产品,对现有项目进行适老化改造,尤其是保利地产,无论是北京和熹会,还是成都两河,都力求在现代化养老体系建设中,尽可能把东方的养老传统、智慧融入,让几代人住在一起,从而更加契合我们中国人的养老习惯,值得借鉴推广。
  总之,要想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养老服务产业链,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以及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和对待,需要国家进一步简政放权,给企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企业在创新中找到解答我们养老难题的金钥匙。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